问:1. 跟萨满一样跟天地连接,一直处于那样的连接中,感受到宇宙天地的广袤无垠、博大深邃,以及自我的完全消亡,跟万物一体。2. 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内心无比平静、充满无上神圣感。仰望广袤星空,内心与苍穹、大地融为一体,内心里无与伦比的安宁。与小动物们、与万物生灵发生深刻连接的刹那刹那,内心里涌动起的无与伦比的感动、共振,无以复加。3. 修行开悟,持续十有经...
问:帮我深入探索下我的愿力在哪里?即我此生的使命在哪里?通过若干问题来把我的潜意识撕开来。答:好的,我们来深入探索一下你内心的使命和愿力。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挑战,但我相信你能够通过一系列问题逐渐揭开更深的自我认知。每个问题都旨在引导你剖析自己的思维、情感、经历,甚至是潜意识中的动机,帮助你从中提取出你内心最深处的愿力。1. 如果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和期待,你希...
“得之以手,印之以心”,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面上看,它像是在讲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或技巧落实到实际中,但深究下去,它实际上触及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话题:如何在外在的行为与内心的认知之间找到真正的契合和和谐。所谓“得之以手”,是指我们通过实践、努力、行动等外在方式获得某种成就或者知识。而“印之以心”,则是指将这些外在的所得通过内心的认知、感受与思考进行深刻的内化...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形,自己内心可能充满了某种感受,但面对他人的直接询问时,我们却常常选择否认。这种情况通常让人感到不安、尴尬,甚至害怕破坏眼前的和谐。尤其是当同事或朋友问到“你怎么这么讨厌我了?”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立刻否认,尽管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能正是反感。我们为何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否认自己的感受?真实的答案往往揭示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对...
“得道者多助”这句话,是一种基于宇宙法则的深刻智慧,指向了一个真理:当一个人能与天地的“大道”合一,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道时,他必定会得到天地的帮助。而这里的“道”,并非抽象的理念,而是一种实践的力量,指的是那种源自内心的智慧、力量与觉悟。当一个人能够领悟并融入这股力量时,他不仅能创造出对他自己有利的局面,还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获得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助力。这...
当我想到自己是否应该出山去教导他人,内心总是充满了矛盾与困惑。表面上,我也许能够找到一些借口或理由来逃避,认为自己尚未具备足够的能力、资格,或者只是因为害怕面对外界的评价和批评。然而,深层的反思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原因远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障碍。每当我想迈出这一步,我都会被内心的各种声音所牵制。害怕不负责任,害怕交付不了真正的价值,害怕自己内心的不稳和不够成熟,...
当我们踏上修行之路时,往往处在一个迷雾重重、充满未知的阶段。在这种阶段中,我们的认知尚未完全突破,眼前的世界依然模糊不清,内心的执着和困扰依然强烈。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觉知尚不稳固,我们的“修行婴儿期”充满脆弱,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小心保护自己,不轻易地让自己置身于外界的纷扰之中。这就像一棵小树,它的根系尚未扎深,枝干尚未坚固。如果将其暴露在风雨中,轻轻一吹便...
在当下的社会中,许多人会因为迟迟没有行动而受到批评,尤其是在赚钱、布局、进取等方面。人们常常说“不行动”是因为完美主义,认为这是懒惰或拖延的表现。然而,我从内心深处清楚地知道,自己并非因为完美主义而停滞不前,而是因为内心并未真正准备好。对于我来说,行动与赚钱并非盲目追求的目标,而是需要一种内在的觉醒与稳固。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在力量与清晰的认知,贸然出山,反而会...
心力就是愿力。这个看似简单的命题,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心力,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动力和能量,是推动他行动、思考和决策的源泉。而愿力,实际上是内心的愿望和欲望,是一个人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时产生的强烈动力。表面上看,心力和愿力似乎有些不同,但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心力就是愿力,它们相互交织,共同驱动着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心力与愿力...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心想事成的愿望总是无法实现时,问题往往并不在于他付出的努力,而是心未到。所谓“心未到”,并非仅仅是说我们缺少足够的决心或者缺乏坚持,而是指在更深层的层面上,我们的内心、情感、思想和行动没有完全统一。这种内在的不一致性,往往是阻碍目标实现的根本原因。我们常常认为,成功只是通过努力来获得的,但实际上,内心的认同和投入是推动一切的基础。当我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