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你的大脑正在杀死你

凌晨三点,旧金山湾的雾像一层无声的墙,把城市整个吞没。在金门大桥下,一个年轻的程序员正盯着屏幕上那串错误代码,双手微微颤抖。他已经调试了十个小时,咖啡喝了七杯,眼睛布满血丝。终于,电脑屏幕闪了一下,系统崩溃。他摊在椅子上,脑子一片空白,嘴里喃喃一句:“我可能是自己害了自己。”这不是夸张。他的确被自己的大脑害了。不是别人,不是命运,而是那个看似聪明、其实常常误...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让人舒服,而是达成目的

那天晚上,雨下得正大。会议室的灯亮了一整夜。林骁站在白板前,嗓子已经哑了。客户在电话那头咄咄逼人,他笑着应付了整整两个小时。挂断电话的一瞬间,整层楼都能听见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气。副总拍了拍他肩膀,说:“你这情商真高,脾气真好。”他笑了笑,没说话。可心里却清楚得很——那单子,没保住。第二天客户换了合作方,理由是“你们太好说话”。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情商高,不是让人...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

深夜两点,北京国贸的灯还没灭。大楼顶层的一间办公室里,白板上画满了箭头、方框、公式,还有一行醒目的字:“为什么我们总是半途而废?”那是程一写的。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五分钟,手里的笔转了又转,最后叹了口气:“我又没做成。”这是他连续第五次放弃自己的计划。他想读完三十本书,读了五本;想练完三个月健身计划,第二周就找借口请假;想每天写作一小时,坚持了十天。他笑自己是“...

一个人的嘴,就是他的风水

那天是个阴天,北京的天灰得像没洗干净的碗。地铁十三号线一如既往地挤,车厢里一半的人在刷短视频,另一半在抱怨。站在门口的男人三十多岁,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衬衫,电话一打完,整节车厢的人都听见了。“哎呀,这破公司,还不如早点倒闭呢。”“现在的领导都是废物,瞎指挥。”“我看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说完,他一屁股坐下,叹气。那叹气的声音沉甸甸的,像把湿漉漉的被子。可最有...

真正的高手,都很简单

那天清晨,空气里有一点潮。窗外的树叶被风刮得瑟瑟作响,咖啡杯在桌角轻轻碰出一声脆响。黎安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串代码,整整十五分钟,一动不动。不是不会写,而是写得太多,反倒乱了。她叹了一口气,按下“删除”键,看着屏幕瞬间清空的那一刻,竟有一点轻松。她忽然想起乔布斯的一句话:“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剩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那天,她第一次明白,复杂不是聪明,简单才是高手。...

人是如何变强的?

凌晨五点,上海的天还没亮。窗外传来第一声地铁的轰鸣。李昂已经起床,戴上耳机,开始晨跑。跑过陆家嘴的写字楼,灯光还亮着,像是夜晚舍不得离去的星。那盏灯后,或许又有人在拼命追赶一个看不见的“强大”。他曾经也是其中之一。连续加班七个月,咖啡和焦虑成了唯一的日常。他以为那就是变强的代价。直到有一天,他在电梯里突然晕倒,被送去医院。医生看着他的报告,叹了口气:“你不是...

比坚持更难的,是放弃

那天是个风很大的傍晚。上海外滩的江面起着小浪,灯光在水面上碎成细屑。林遥靠在栏杆上,手里那杯冷掉的咖啡早就没了味道。她刚从公司辞职信上签完名字出来。十年。她用了十年,从基层做到部门主管。可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她“熬”出了头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我不干了。”朋友问她为什么。她笑笑:“不是不喜欢,而是太久没喜欢了。”风一吹,她那句“没喜欢了”被吹散在人群的声音里,...

情绪通胀成常态,多数人已经不会表达情绪了

夜里十一点,手机屏幕还在亮。李楠刷着短视频,手指停不下来。有人在卖惨,有人在炫富,有人在怒骂,有人在跳舞。评论区像被点燃的火堆,一串串“哈哈哈哈”“卧槽牛逼”“气死我了”的弹幕,像洪水一样刷过。他突然觉得,自己笑得太快,气得太快,难过也太快。就像身体在被一根根细线牵着走,一刻不停。可回到安静的房间,他又感到一种空白——那种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笑什么、又在为什么生...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给自己“留白”

凌晨两点,北京东三环的灯还没灭。写字楼里,打印机的光一闪一闪,像在提醒人:又一个“加班勇士”没回家。陈璇坐在电脑前,敲下最后一行文案,揉了揉酸痛的肩。她合上电脑时,窗外的城市已经开始亮。她看着自己的倒影,有点陌生——那张脸,像被时间掏空,只剩疲惫。她突然想问一句:我这么拼,到底在拼什么?这一问,像一颗石子,打在很多人的心上。我们都以为,把自己“填满”,就能更...

没有边界感的人,即便长大了,也是一个巨婴

那天,是在地铁上。早高峰,人多得像一锅沸水。一个女人拎着咖啡,被人挤得满身都是怒气。她扭头冲那位不小心碰到她的男人吼:“你不会道个歉吗?”那男人皱了皱眉,嘴角一歪:“我挤到你怎么了?又不是故意的。”空气瞬间结冰。车厢里的人假装低头看手机,仿佛都怕被波及。那女人抿着嘴,指关节发白,像是忍着泪。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真正让人疲惫的,不是碰撞本身,而是没边界感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