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比卦:比之无首,凶

上六,是比卦最后一爻,也是在整个“比”之关系、亲附之势发展到极致后,出现的结构性临界点。这一爻辞极为简短,却异常沉重:“比之无首,凶。”《象传》进一步解说道:“比之无首,无所终也。”全卦之中,比始于初六之“有孚”,发展至六二之“比之自内”,六四之“外比于贤”,终于九五之“显比”达巅,万民归心。但到了上六,却忽然跌入“无首”“凶”“无终”的境地,这种结构性的断...

比卦: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九五,是比卦的卦主,是全卦唯一的阳爻,居于上卦中央的尊位,阳爻居阳位,且“得中”,堪称《易经》卦位之最贵者。在这样一个结构中,这一爻的德、位、势、应,皆全。而其爻辞却并非高高在上的盛世夸赞,而是满含节制与警觉,写道:“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这句爻辞初看好似杂乱无章,言说之间似有警有赞、似贬似褒,真正要从结构、德性与系统视角层层剥解,方能触及...

比卦:六四:外比之,贞吉

在比卦六爻中,六四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枢纽位置。它身处外卦之始,既承接内卦的“比”之动,又引入对上之“比”之归。就结构而言,它是一个典型的承上启下之位;就德性而言,它是阴爻居阴位,柔而不刚;就位格而言,它不中不正,自身之德并不完美,却能得吉。这“贞吉”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两个字里:“外比”。爻辞简明:“外比之,贞吉。”《象传》解释道:“外比于贤,以从上也。”从卦...

比卦:六三:比之匪人

在比卦中,六三是一道极具张力的爻,它没有六二的中正得位,也不像初六那般一心一意、谦逊柔顺,而是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破位”。正是在这样尴尬之地,它所承载的“比之匪人”之象,便不只是一次失败的依附,更是一次对“错投”的警醒。爻辞写得极简,只有四字:“比之匪人。”而《象传》对此的评论是:“比之匪人,不亦伤乎!”这句“不亦伤乎”在全《易经》中都极为罕见,显出一种极深...

比卦: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问: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传: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阴爻处阴位,中正之位。不是一个进取的位置,不过对于比卦来说,要顺,挺好的,阴爻的特性就是顺承,而且还得中正,他内心中正,位置中正,整个势上也中正,挺好,一个很好的顺承之才。比之自内,我觉得这个内一个是内卦,也就是他内心里就是这么中正的,就一心想着比上爻九五,他就压根没有自己去争个啥的想法,这挺好,整个比卦...

比卦初六解读

在比卦的初六,我们看到一个处于最下位、资历浅、位置又不正的阴爻,却承担起了全卦的开端之势。《易经》的语言往往惜字如金,但在初六的爻辞中却用了两次“有孚”,可见此爻的关键与厚重——一切从“诚”开始,也最终回到“诚”。“有孚,比之,无咎。”这是一个人出场的状态。当一个人愿意去比——也就是主动去依附、亲近、参与,这种行为本身并不决定吉凶,决定吉凶的,是他的动机,是...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问: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彖传: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象传: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整个比卦,是上险下顺。是不是高位者有险呢?底下人顺呢?或者前面顺、后面险呢?内卦顺,外卦险。总体的判词为吉,就是总体来说整个卦的卦象是吉的。最初的卜筮,原始的卜筮,...

随便写写20250513

当我身体上各种症状让我心神不宁的时候,内心就有一种强烈的厌离感,一种对世事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趣的厌离感。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趣。我只想闭上眼睛,内观我身体的觉受。想穿透过那个觉受。是想穿透那个觉受,还是想让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消失呢?还是想在闭眼内观的时候,让身体恢复清明、精力?哎呀。刚想起正在看的蔡崇达的《皮囊》,我推荐给我妹,她推荐了我部剧《苦尽甘来遇见你》。昨天...

再理解师卦全卦未解之处

问:师卦的象传中的毒字请再详细阐释一下。 师卦初六爻:否臧凶,中的否臧凶再详细阐释下。 九二爻的王三锡命中的三代表了啥意思,请详细阐释下。 六三:师或舆尸,凶。这一爻中间的舆是车子上的某个零件吗?怎么跟拉尸体联系到一起了?他总让我想起舆论的舆,这中间有啥关系?还有盥洗的盥。 六四:师左次,无咎。中间左次请你再明确详解一下。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

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这一爻,是《师卦》的终点,也是全卦动能聚散之处。作为阴爻居阴位,它的“位”是对的,“性”亦与“象”相合。但这种“位正”之中,却隐藏着一种微妙的危机:它虽居高位,却无中、无应、无援,独踞上方,势大而形虚。像一位看似握有最终决定权的统帅,其实缺乏真正的德与才去推动全局,若非能准确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