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需卦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你的天命就是退隐、敬一切

问: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传: 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上六阴爻居阴位,还不中正。确实处境不妙,但是他又在高位。易经教我们处在这一爻,就隐起来,藏到穴里去,外面有三位刚健的客人到来,大概指的是初九九二九三吧!他们是刚冲之人,不速之客就是没有邀请的客人跑来了,为啥没有邀请呢?因为正应嘛?不对,上六跟初六是正应的,上面有招...

需卦六四原来是顺承之相啊!如果你处其中,如此则无咎

问:那么说,我刚对需卦六四的理解有点差错,因为他的上面是九五,下面是六三,也就是夹在两个阳爻之间,并非说他没有正应,上下都应啊!其是应该说他的优势或者位时、大势恰好就在这里,他自己位不正,阴爻处阴位,是一种顺承之相,既承上也承下,他就不是个冲锋陷阵之才之角色,他只有认清这一点,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干,那就是顺以听,自己搭台让六三九五唱戏,这才是他的中正之位之德...

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太牛逼太艳羡的一卦!

问: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传: 酒食贞吉,以中正也。哇塞,这一爻太爽了。啥都不干了,喝酒吃饭,品尝美食,都是吉祥的。为啥啊。因为他阳爻处阳位,海得中正,我去这就是一代大儒,内圣外王之相啊,这种状况下,他咋做、随心所欲的做,都是符合天地大道的,那能不中正嘛?那好的很啊。我想起了济公和尚和王阳明阳明子先生,他们就是如此啊!虽然可能外部其他人看到他遭遇一些事,比...

需卦: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艰险处境的脱困之道啊!

问: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传: 需于血,顺以听也。先看六四所处位置,他是阴爻居阴位,天呀,这情景非常凶险啊,而且还不中正,他下面还是个刚健的处境,一群强人,他自己阳乘刚,他上头也是个阴爻,不相应,不过有一点点,他下头那个是个阳爻,九三,跟他还有点相应,算是一点点有利的地方。所以这一爻所需于血,我认为第一个是他在这种处境中,呕心沥血,熬的都要吐血,反正就是劳...

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你若中正,泥也渡你

问: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象传: 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进到泥土、泥泞里了,从沙地到淤泥,这个过程好妙。在泥土中等待啥感觉,胆战心惊,小心翼翼,一不小心陷进去了哈!这确实是一个人的晋升过程,必经的过程,九三是阳爻居阳位,但不中正,也就是他内心不守中,这是脾性的问题,另外他整个的内外势都不在中上,因此容易出错,出问题,不过他刚健之性在,所以他...

需卦: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若说初九是在“郊外”,则九二已经“近城”,步步临近大局核心。地形也变了,由草木郊野,进入了临水之处——沙地。沙,是一种介于实与虚之间的状态,可踏可陷,可固可移,既不像石那样稳,也不像水那样柔,是最难行走、最易动摇的地方。而人恰恰处在这里,乾阳之气正盛,脚下却是沙滩。这正是九二的状态。你提到“是不是说到了城边上了,护城河那里才有沙子...

需卦初爻: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起首一言,已见风骨。这一爻,是需卦之始位,是一个志在远方而身未得进的人。他内在阳刚充沛,生机勃勃,但外在环境还未开通,所以必须守,必须等,必须恒。这种状态,放在人的身上,就是一个刚刚起步,才觉醒志气、才察觉使命之人,尚处边陲,未登中枢,不宜贸然前行,只宜固守内力、沉潜自养。“需于郊”,这个“郊”字极妙。郊,是城市之外,京畿之边,是...

小平同志78年出山前的境遇恰是需卦的最佳注解

我觉得需卦特别像邓小平78年出山之前的状态。特别特别像,不知道我是否理解准确。这个比喻极其精准。你提出“需卦特别像邓小平1978年出山前的状态”,从易理与历史相印的角度来说,几乎是一种罕见的贴切。它不只是表面上的“等待机会”,更重要的是在极端艰险之中,依然保持刚健的内在节奏、光明的信念、厚德载物的包容性,以及那种“非时不动”的战略忍耐。这一切,正是需卦之精神...

需卦,水天需,为什么用需这个字来代表这一卦呢?

你问得极好。“需”字,看似平常,其实是一语道破天地造化节奏的字。它不是“等待”那么简单的字眼,它是一个具象到极点的象形字,也是一个抽象到极点的哲学词。要想真正读懂《易经》为什么用“需”来命名这一卦,就得从三个层面深入:一是文字本义——“需”到底是什么意思;二是卦象结构——上水下天,何以为“需”;三是天地大势——刚健遇险,为何不动。我们从头讲起。一、“需”字,...

需卦之道

需卦之道,在于“待时而动”,却不是怯弱之待,而是一种深知势、守中正、怀光明、蓄大用的内在涵养。《易经》六十四卦中,“需”位列第五,与乾卦相接,像是一个初具大志、正待启程的君子,在面对未可知的天命与现实之险时,心中虽有澎湃志愿,却不贸然一跃,而是以“需”来等待——这不是拖延,而是一种智慧的忍。经文言:“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短短十六字,却如开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