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地之始,并非从哪一秒钟开始计时,也不是谁发明了什么理论、制度、信仰,而是那个最原始的“动”——天动,地顺,从此分阴阳,分昼夜,分人间万象。而人,是在这道之间“被生出来的”。读《易经》到现在,走到了《否卦》。这不是第一次读《易》,但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易》不是一本让人分析命运、推演结构的古书,它是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能不能顺着天地这个节奏...
问:否卦全卦以前我没读的时候,以为就是事情糟糕极了,糟糕到顶了,但是我读了否卦全卦发现不是如此,虽然整个卦相是天地不交、闭塞不通,但其实在每一个位次上都有转机存在,都留给了人从否转泰的机会,唯一守住的就是乾元、坤元之道,守住内心的诚敬、忠信、本心,天地大道。我觉得只需要回到本心,一切都可以否极泰来。答:很多时候没读《否卦》之前,脑子里对“否”这个字的直觉,就...
问: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传: 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哇呀,到了最后一爻,外卦的极限,阳爻处阴位,不得正。一个刚健、阳性、有动力之人处在一个需要收敛、收纳、包容、承接之位,还没有中正之德,很容易冒进哦,失去其位哦。另外他有初六相应,不过这个相应在否卦里我不知道能体现出什么作用?另外到了否之极,又开始转泰了。否极泰来。倾否,一个字用的传神,要倾颓了,倾倒了,是...
问: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象传: 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哎呀,阳爻居阳位,还是居中,很好的爻象也!在势上也是非常好的。在否卦快到头了,还能有这样好的爻。意思就是这位君王如果贤德,有干事之象,还是可以从否中走出来的。看休否。是不是说这否在他这里就要休了?息了?似乎是这个意思。大人吉,谁是大人,九五,当然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也就是在这个时空位次上,...
问: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象传: 有命无咎,志行也。阳爻处阴位,不得中。也是位不中,也没守中。此爻为外卦第一爻。如果按否来说,已经病入腠里了,还有救。他跟底下的六三是相应的。他接近了九五,权力中枢。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位次。有命?有天命嘛?一个能力、德行足够的人,刚健之人放在了阴位,顺承纳之位,应该要让他做这些承接之事,这是他的天命,在系统中的天命,如果他...
问:六三:包羞。象传: 包羞,位不当也。阴爻处阳位,不得中。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内卦终点。否已经到了中间,还能挽回不?应该还有机会。他跟六四是相应的。这一爻就一个包羞的爻辞。包容、容纳、包裹,羞?羞愧?害羞?自己感到羞愧?他是自己德行不足,顺承之人,处在需要动的位置,其实是能力、气势等都不足的,还不得中。所以容易有愧。要求他动,他阴位个人原因还动不了,而且还心...
问: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传: 大人否亨,不乱群也。阴爻处阴位,居中。容纳、包容承接,他包容承接的是什么呢?整个系统势之否、倾倒吧,也就是在力挽狂澜吧!小人吉,大人否。对于一个做做小事,小修小补的,不是那种君子,天下为公,天下大义者是吉祥的,但对于那种大开大合,干大事业的确实不利的。比如南宋末期的岳飞,对他整个系统是不友好的。但是在朝廷里做做小的...
《否卦》之始,初六爻辞曰:“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象传》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否为天地不交之象,乾上坤下,阳刚在外,阴柔在内。系统表层阳刚,内部阴柔,意味着结构上看似严谨、刚健,实际内里空虚、柔弱。初六作为最下位爻,处于整个否象的起始,它是阴爻,却居阳位,位不当位,不得中正。这种配置决定了其人在结构中并非安稳,而是被时代、系统、位置、身份共同“推...
问: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传: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传: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地否。阳在上,阴在下。阳在外,阴在内。内阴柔,外阳刚。内在没什么主见,外面却表现的固执的很。 否之匪人,什么...
问:泰卦整卦应该是指一个人事物处于泰这种势之下的不同时空位上的几种状态。初始,气势如虹,带着大家伙一起奔向泰和之地。接着有些险关,但能包荒,有容纳之德,一路守正道,不结党营私,端正自己,前景广大光明。然后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就是说总是一个反复象,你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平就有陂,有往就有复,这不要紧,你守中正,守虔敬,记得初心,不为人欲己私,一切食禄都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