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六三,这个位置本身就是尴尬的。它是一个阴爻,柔弱;居在阳位,进取之位;上下皆是阳刚之爻,中不自中,位不自正,自身又非中正之德,是典型的“位不胜德”。但正因为如此,它不能妄动,却也不至于无用,关键在于它如何自处:依凭什么?顺从谁?选择什么样的路?如果理解成“旧德既可以是系统之旧德(资源啊、势能啊...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这一爻,处于讼卦下卦的最后一爻,它是一个阴爻而居阳位,又不中不正,且上下皆阳,夹在二刚之间。它本身柔弱,却处在一个进取的位置上,内在能量不够,外在压力又大,确实如你所觉察的,这个位置“尴尬”,而且麻烦。如果理解成“六三是阴爻处阳位,本来应该进取的,但它却是一个阴爻,进取不足,守成有余”,这说法...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这一爻讲的是讼卦中的次爻,阳爻处于阴位,象征着力量虽强,却位置不当,是典型的“阳居阴位”的状态。倘若此人欲上讼九五,即从下往上兴讼,结果必是不利,甚至可能引来灾祸。为什么?因为讼的对手是九五,是居高位、掌主事之人,而九二的位置虽然正中,但毕竟不是当权者。这就如同一个有才能却...
一、阳爻与阴爻:你是谁,你的内在是“施”还是“承”在《易经》中,阳爻为“—”,阴爻为“--”。很多人初看只是两个符号,但一旦你走入它的精神系统,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两个线段,而是两种生命结构,是两种宇宙运行方式,是两种人间处世之德。阳爻,代表的是动、进、出、刚、健、启、施、挺身、出锋、争、冲破、外显……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喜欢带头行动、说话干脆、解决问题、有控制...
问:讼: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传: 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首先初六阴爻处阳位,本事不足、气场不足、德行不足,却要冒动,另外位还不中正,且处在弱势、下位。所以尤其得警惕。所以这一爻告诫我们不永所事,肯定不是说你不要对你做的事有恒心,永久的咬定干下去了。恰好是说遇到纷争,内外纷争,内部是你跟你自己的纷争、内耗,外部是你跟他人的纷争...
问: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传: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象传: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天下有险,是为讼卦。什么相呢?一个刚健的人,他里面隐藏着险,什么险,招讼招纠纷!哇塞!太贴切了。一个锋芒毕露、不晓得收敛自己的人,招小人、招是...
问:我再来重复一下整个需卦。他主要讲了一个人从底层、从贫弱、从小慢慢成长到大,到舞台中央,到权力中枢,到社会中流砥柱的整个过程,非常生动形象的还原了这个过程。在每个阶段应该怎么做,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总体来说呢,就是你带着你的诚,你的信,你的中正,守住心里的底线,守住乾坤之道,你在哪儿都是发光的,都是亨通的。这一卦讲任何一个人都利于去建立事业,去闯,去开...
问: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传: 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上六阴爻居阴位,还不中正。确实处境不妙,但是他又在高位。易经教我们处在这一爻,就隐起来,藏到穴里去,外面有三位刚健的客人到来,大概指的是初九九二九三吧!他们是刚冲之人,不速之客就是没有邀请的客人跑来了,为啥没有邀请呢?因为正应嘛?不对,上六跟初六是正应的,上面有招...
问:那么说,我刚对需卦六四的理解有点差错,因为他的上面是九五,下面是六三,也就是夹在两个阳爻之间,并非说他没有正应,上下都应啊!其是应该说他的优势或者位时、大势恰好就在这里,他自己位不正,阴爻处阴位,是一种顺承之相,既承上也承下,他就不是个冲锋陷阵之才之角色,他只有认清这一点,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干,那就是顺以听,自己搭台让六三九五唱戏,这才是他的中正之位之德...
问: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传: 酒食贞吉,以中正也。哇塞,这一爻太爽了。啥都不干了,喝酒吃饭,品尝美食,都是吉祥的。为啥啊。因为他阳爻处阳位,海得中正,我去这就是一代大儒,内圣外王之相啊,这种状况下,他咋做、随心所欲的做,都是符合天地大道的,那能不中正嘛?那好的很啊。我想起了济公和尚和王阳明阳明子先生,他们就是如此啊!虽然可能外部其他人看到他遭遇一些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