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怕把自己活成别人剧本里的配角。有些人以为,到了这个年纪,生活就是一场责任的接力赛——孩子、父母、工作、关系,个个都得照顾周全,生怕哪一环掉链子。但忙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仿佛被推着走,没有喘息的空隙,甚至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我们被教导要尽责任、顾大局,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活得太“对别人有用”而忽视自己,会慢慢消耗光生活的热情。这不是自私与否的问题,而...
人心装着什么,眼中就看见什么。最近董宇辉接受国际频道采访,全程用英文交流,却在国内社交平台掀起一阵骂声。有人看不懂英文,便指责“两个中国人说英文不配”,有人甚至上升到人格攻击。明明标题已标明“国际频道”,明明语境合理,却挡不住情绪泛滥的评论潮水般涌来。树大招风,似乎无论你做什么,总有人会挑出毛病来。就像张颂文获奖,本是同行和观众喜闻乐见的事,却也有人酸溜溜地...
赞美若太沉重,也会压垮一个人。亚运会的舞台上,灯光亮得刺眼,掌声像潮水一般涌来,把一个年轻的身影推到最高处。全红婵——这位天才少女,跳下十米台时水花不见踪影,分数表上全是满分,仿佛她生来就属于冠军的位置。媒体的笔触热烈而急促,把她的形象雕刻成完美的偶像。人们在她的故事里,看到了寒门逆袭的励志,看到了无畏拼搏的象征,也看到了自己对“英雄”的渴望。可是,当一个人...
有些关系一开始就让你心累,再努力也不会变好。人生像一条长河,河水流淌,会带来许多漂泊的舟。有的船,会和你并行很久;有的船,擦肩而过,就此远去。小时候,我们被教导要对人好,要包容,要体谅,要忍让。于是我们习惯了在关系里付出,习惯了用笑脸掩饰委屈,用迁就换来表面的和气。可长久下来,心就像被磨薄的纸,一戳就破。渐渐地,我们明白,和人相处,最重要的不是关系的长短,而...
有些中年人不发朋友圈,不是没故事,而是学会了沉默。人到中年,朋友圈像一面镜子,映照的不只是他人的生活,还有自己的变化。年轻时,我们愿意展示、分享、表达,把朋友圈当作生活的橱窗。而当责任、琐事、关系的复杂一点点堆积,分享欲被慢慢稀释,取而代之的是“算了吧”的心情。不是生活里没了美好,而是美好在心里安静绽放,不急着让别人看见。就像一棵老树,春天依旧开花,但它不再...
房子不是人生的根,而是人生的一个果。小时候,我们常常被灌输一种观念:长大了要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这才算是安稳的日子。这观念像一条看不见的绳子,从父母的眼神、邻居的闲谈、社会的舆论里,悄悄地缠在我们心上。于是很多年轻人一毕业,就想着攒首付、背房贷,好像那是成人世界的通行证。可随着时代的风向转变,我们发现,这条绳子其实并不必绑在每个人的身上。买房,并不是人...
有些家里的争吵,不是因为家务本身,而是因为看不见的心累。在许多婚姻里,碗是洗了,地是拖了,衣服是收了,可另一半的心情却依旧沉甸甸的。傅首尔和老刘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对夫妻中的一幕缩影。十五年的婚姻,她不是没看见老刘做事,但做的方式让人失望:地板量错多买半屋,洗碗只洗碗不擦灶台,收衣服不甩水不叠好。这种“完成了指令,但没完成家务”的方式,让她一次次感到力竭。家...
遇到对的人,从来不是等来的。人生如河,遇到谁,就像河水遇到的石头,有的平滑温润,让你安稳前行;有的锋利生硬,让你受伤避让。很多人常说“遇人不淑”,抱怨命运安排了错误的伙伴、爱人、领导,甚至朋友。可细细看,那些一直遇到对的人,并非只是天降好运,而是在无形中,为好运准备好了土壤。他们先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对的人”,用真心、用行动、用清澈的眼光筛选和接纳彼此,才...
有些人不讨好别人,反而更受欢迎。人活在世上,从小就被教着要懂事,要礼让,要把好处让给别人。于是我们学会了忍着不说心里的话,学会了把别人的事放在自己前面,学会了怕别人不高兴,就先委屈自己。可是,当我们长久地这么活着,心里那口气总有一天会憋得喘不过来。就像一棵树,如果一直被修剪枝叶,最后连伸向阳光的勇气都失去了。可是,你也许会发现,那些不太会委屈自己、不怕拒绝别...
人心这东西,近了就容易有点酸。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最见不得你好的,往往不是那些素昧平生的路人,而是那些每天和你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曾经一起抱怨生活的人。你以为他们会在你变好时替你高兴,可是你看到的,是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失落,或者是笑容里藏着的那一丝凉意。人心的微妙,就像一杯温水,平静无波时你以为是清澈的,但一旦放进一颗糖,水面就会荡起细小的涟漪,那是变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