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传: 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阳爻处阳位,得中正。非常好的卦象。请问下同人卦的卦主到底是九五还是六二呢?我有点分不清楚了。从得位中正以及位次上我感觉是九五。但是六二在整个同人卦中独一份,一个柔爻,阴爻,按说他的分量应该是举足轻重的。他跟六二是相应的,内外相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为啥啊!同人到这里应...
问: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象传: 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阳爻居阴位,不得中。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接近权力中枢。上下无应。阳爻是一个刚健、动之爻,处在顺承纳之位,容易冲动做事,就不得位了。乘其墉,站到土堆上?占据土堆?占据山坡?占据山顶?占据地势高的地方?墉,中庸,并非平庸的意思,而是指中正之道,回归淳朴、朴素、本真,即为中庸。那么土旁边一...
问: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象传: 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阳爻处阳位,不得中,为内卦外爻,承上启下。他下有承,上无应。伏戎于莽,看起来是一种藏兵于草丛中的象,也就是伏兵的象。升其高陵,看起来似乎是把吊桥或者是防御工事托起来的象,挂起免战牌。三岁不兴。这个看起来是有三年、多年没有起色的象,也有三岁啥都不干的象。我想意思是最好啥都不要干...
问:六二:同人于宗,吝。象传: 同人于宗,吝道也。阴爻居阴位,得其位,还得中,他是属于顺承纳的内在个性,同时也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得其位,而且还得中,心中有中正之气,不偏,因此才说同人于宗,宗就是宗族、宗亲嘛!整个宗族都同心同德。但他话锋一转,吝,吝啬,是一种警告的意味。吝是文口,难道是用语言来文过饰非?花言巧语?在现代语境中,吝啬就是小气的意思,巧言令色,我...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起点的那一爻,就像人生中第一次迈步出门,带着本能的冲劲与行动力,对未来充满一种没来由的笃定感。阳爻居阳位,正得其所,这是一种结构上的稳定,也是一种气质上的自然。刚开始做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这股劲:有力、主动、往前冲。虽然还谈不上中庸或沉稳,但得位就代表着他没有乱来,至少在位置上是匹配的,是合理的,是可以信赖的。如果理解成一个刚出门...
问: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传: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象传: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天火同人。天是刚健的代表,火呢也是刚。一眼看去六二爻似乎是卦主?一阴被众阳围绕,如众心捧月。火是代表文明?文是结构之美,明则是天地内心大道光明。人的...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地之始,并非从哪一秒钟开始计时,也不是谁发明了什么理论、制度、信仰,而是那个最原始的“动”——天动,地顺,从此分阴阳,分昼夜,分人间万象。而人,是在这道之间“被生出来的”。读《易经》到现在,走到了《否卦》。这不是第一次读《易》,但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易》不是一本让人分析命运、推演结构的古书,它是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能不能顺着天地这个节奏...
问:否卦全卦以前我没读的时候,以为就是事情糟糕极了,糟糕到顶了,但是我读了否卦全卦发现不是如此,虽然整个卦相是天地不交、闭塞不通,但其实在每一个位次上都有转机存在,都留给了人从否转泰的机会,唯一守住的就是乾元、坤元之道,守住内心的诚敬、忠信、本心,天地大道。我觉得只需要回到本心,一切都可以否极泰来。答:很多时候没读《否卦》之前,脑子里对“否”这个字的直觉,就...
问: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传: 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哇呀,到了最后一爻,外卦的极限,阳爻处阴位,不得正。一个刚健、阳性、有动力之人处在一个需要收敛、收纳、包容、承接之位,还没有中正之德,很容易冒进哦,失去其位哦。另外他有初六相应,不过这个相应在否卦里我不知道能体现出什么作用?另外到了否之极,又开始转泰了。否极泰来。倾否,一个字用的传神,要倾颓了,倾倒了,是...
问: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象传: 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哎呀,阳爻居阳位,还是居中,很好的爻象也!在势上也是非常好的。在否卦快到头了,还能有这样好的爻。意思就是这位君王如果贤德,有干事之象,还是可以从否中走出来的。看休否。是不是说这否在他这里就要休了?息了?似乎是这个意思。大人吉,谁是大人,九五,当然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也就是在这个时空位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