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山东率先打破铁饭碗,该慌了吗?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的焦慮,不是因為鐵飯碗被打破,而是發現自己從來不曾擁有過它。最近讀到山東事業單位大規模轉企的消息,有一瞬間,我彷彿聽見一聲清脆的碎響——某種人們長久以來寄託安全感的「器物」,正在被悄然放下。它曾是一道符號,象徵著穩定、尊嚴與「不變」的秩序感;如今卻變得如紙般輕薄,風一吹,就顫抖。我理解那種慌張,那種「原以為靠岸了,其實只是站在甲板上」的心...

浙江一男子负责7部门,任劳任怨却被裁员:职场上最先被抛弃的,为什么总是老实人?

親愛的朋友:① 職場最先被捨棄的,常是那些最不願為自己爭取的人。在浙江,那位負責七個部門的小哥,面對裁員,竟能笑著說出「我太開心了」,語氣裡沒有埋怨,反倒有種釋然。他不是不努力,而是太努力了。不是沒有價值,而是被當作最可替代的螺絲釘。我想起那句話:「被需要,從來不等於被尊重。」做得多,不代表被看見;忍得多,不代表被感激。一個人若在工作中總是默默撐起一切,卻從...

当一个英国年轻人在大厂成为「牛马」

親愛的朋友:① 在異鄉成為「牛馬」,也許不是悲劇,而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疲憊。當一位來自英倫的青年,從語言學的課堂走進東方的大廠,他所經歷的並不只是工作環境的轉換,更像是一場文化與存在的撞擊。他學會了新詞「牛馬」,不是因為語言的好奇,而是生活的逼近。這詞彙本該遙遠,如今卻與他的頭髮油膩、眼神無光緊緊貼合。在東方這片古老又高速運轉的土地上,他曾經...

职场多年突遭变故,一心搞副业被拉黑,我终于明白:放弃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

親愛的朋友:① 人往往是在遭逢困境時,才真正開始認識「自己」與「世界」。那是一段不願再回想的日子。我記得那位同事被裁的當天,氣氛像停滯的水,無聲卻令人窒息。而我,也被調往一個遠離權力核心的小部門。那種被邊緣化的感受,如寒風穿堂,不見血,卻叫人骨頭發冷。我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不是反抗,而是「逃」。不是逃離職場,而是逃向看似更快、更輕、更自由的另一條路——副業、...

领导让你买奶茶,你花了547元,他给你转了500元,并微信你说:“钱已转,你收一下”,你该怎么回复?

親愛的朋友:① 職場之中,無小事,無小人心,也無小自我。那日傍晚,我捧著一袋還透著熱氣的奶茶回到辦公室,47杯香濃與糖甜,仿佛也混合著些許人情的試探與不安。我花了547元,領導轉我500元,並發來一句:「錢已轉,你收一下。」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顫,不僅是為了那少了的47元,而是因為我不確定:我該為此開口嗎?開口,會不會顯得我斤斤計較;不開口,又像是默默吞下一...

一家公司的没落,从养一批伪高管开始

親愛的朋友:① 一家公司真正的衰敗,從心失其所開始,而非制度敗壞。表面上,是組織臃腫、人浮於事、權責失衡;骨子裡,是那個原該通天貫地的「心」,不再有光。高層若只以權利維繫地位,不再內省、不再面向現實,不再敢於推翻昨日之我,那企業的命脈,也就開始慢慢枯萎。養出一批「伪高管」,實為企業的自毀程序。他們多數不是有心為惡,而是以慣性護己,逃避承擔、拒絕思考、只做表態...

受够了傻x领导,转战小红书副业变现3w+,我发现:会写作的人真的不怕失业

親愛的朋友:① 命運的暴風來臨時,寫作成了我安身立命的柴火。有時候,我們是被命運逼著走進一條小路,卻在曲徑通幽處,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年冬天,職場上風浪突起。原本以為風平浪靜的晉升之路,卻因一場會議風向轉變。主管順從上意,將一項額外任務硬生生壓在已經滿負荷的我肩上,還在背後將「不配合」的帽子悄悄扣來。彼時,我的努力、成績、數據,全在一句話中化為烏有,像是深夜...

面试官:“如何在1分钟内要到我的微信?”他一句话,直接被录用!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贏得機會的那一刻,從來不在說話,而在於你帶來了什麼價值。有時,一場面試的最終考題,不是檢驗你的機智,而是檢視你內心的秤。當面試官說出那句:「如何在1分鐘內要到我的微信?」其實不是要微信,是想知道:你是否能在極短時間內,辨清局勢,看懂他人的需求,並以你的存在,成為一種值得交換的價值。不是嘴巧取勝,而是慧眼與同理心的試煉。那位脫穎而出的男士,...

什么样的人不怕失业?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不怕失業的人,是能讓學習內化成生命節奏的人。在這個連風都變得不安分的時代,AI的出現像一道突如其來的閃電,把我們過往賴以為生的技能與路徑,劃出一道清晰裂痕。有人焦慮,有人逃避,也有人默默開始耕耘新的土壤。我時常想,什麼樣的人不怕失業?或許不是那些早早擁有金山銀山的人,而是那些在變局中,能不慌不亂,始終保持「我還能學、我還在進步」之念的人。...

打工几年,才会把工位装修成疗养院?

親愛的朋友:①人到了某個年紀,終於明白「工位不是工作場所,而是精神庇護所」。當我讀到那一張張看似平凡卻藏滿日常智慧的中年工位照,心裡泛起一股靜靜的敬意。他們不再張揚、不再裝飾性地展示自己有多會過日子,而是以一種極其內斂的方式,把每一寸空間都佈置成生活的延伸——不是炫耀的空間,是修復的地方,是用來讓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小小天地。②中年人的工位,是生活哲學的濃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