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蒙: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这是整部《蒙卦》中最关键、也最光明的一爻,它标志着“蒙”之初期混沌状态,经过合理应对之后,终于迎来教化得其正、动而合道的转机。如果说初六是在面对顽固、拒教的愚蒙,那么九二就是讲“如何教蒙,如何成德”的正典结构。但你问得非常好,这一爻里几个关键词看似简单,实则含义深远——“包蒙”、“纳妇”、“子克家”,要真...

初六发蒙:教化之初,惩戒之道

《蒙卦》之初六,是进入整卦结构的第一步。在整个“启蒙”的旅程中,初六象征着一个人在最初、最原始的状态下,如何面对自己的蒙昧。它不是已然发心、愿意求道的童蒙,也不是中位教人的贤者,而是那个刚起念、刚进入教化场域、尚未识道的人。经文云: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这一爻乍一看,令人困惑:发蒙为何与“刑人”、“桎梏”有关?启蒙...

蒙卦:启蒙之始,道心之问

《易经》第二卦,蒙,讲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第一个状态。不是行动,不是决断,不是对错,而是“蒙”,未开之心,未识之道,是混沌初启、灵明未显之时。它讲一个人如何从无知走向知,从黑暗走向明,从浑沌走向清明。卦象为山下出泉。上艮为山,为止;下坎为水,为险。你若望图象,会疑惑:为何“山下有水”就名为蒙?山本止,水本流,水在山下,又隐而未发,难以流通,是险中受阻。此时你若...

屯卦总章:动中之道

一切伟大的开端,都是从混沌中启动的。屯,正是这个“混沌中的起始”之卦。它不是一个安稳的局面,而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原野,是天地交泰初动之时,万象并生、百事未明、路未成形、心未定向的阶段。《易经》以“屯”为乾坤之子卦,意味着——刚柔相交之后,才真正开始“人生之局”。但这个“开始”,却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热烈、昂扬、自信的展开。相反,《屯》卦一开篇,就将人置于一个困顿...

屯卦九五小贞、大贞何意?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泣血涟如,何可长也。”你提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九五爻中“小贞吉,大贞凶”的明确含义;二是上六“乘势误时”如何理解,与六四“乘时”有何本质差别。这两个问题实则紧紧相扣,是《屯卦》临近结尾时对于“动与不动、施与不施、发与藏”的精细辨别。在这动荡开局之中,最微妙的毁灭往往不是因为...

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到上六,屯卦已至尽头。按理来说,乾道之势应逐步展开,但却以一幅极其凄苦的画面收场:“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四字之中,尽是悔意、痛意、苦意。不是战败、不是外敌、不是命运不济,而是自作自受之苦。象曰更添一句:“何可长也?”指出其不可久、不可延续,是对整卦之动机最深刻的一击。如果理解成“以为自己掌握了资源、人脉、...

屯: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到了屯卦第五爻,来到了阳居中位的至尊之地,象征着才德兼备、天命在肩的统御者。但这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种一展宏图、风调雨顺的展开,反而出现了一个让人困惑的句子:“屯其膏”,紧接着又分出“小贞吉,大贞凶”的判断。看起来,这一爻是在提醒:位虽正,势未光,稍有不慎,反而失德。如果理解成“屯肥肉”,这当然略显浅表,...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象曰:求而往,明也。至此,屯卦走到第四爻,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阶段。前几爻之中,皆在艰难中摸索,阴阳未通,动静失衡,而到了六四,态势终于趋于稳定,结构开始有序,形势逐渐明朗,“乘马班如”,一切开始按部就班,事物从混沌走向了协调。如果理解成“乘马一班班有条不紊地去,远看就是娶亲之相”,其实是非常贴切的。这是一个群体行动的画面...

“即鹿无虞,以纵禽也”里的纵禽啥意思?

我们就围绕“纵禽”这两个字,展开一次深入的拆解。这个词出自《象传》对《易经·屯卦·六三爻》的解释:“即鹿无虞,以纵禽也。”它用来解释爻辞中“即鹿无虞”的行为为何会导致“往吝”。表面似乎只是一句对狩猎行动的判断,实则是极为深刻的内在心性观察与行为模式揭示。一、“纵”是什么?“纵”者,放也,任也,无拘也。在古汉语里,“纵”的反义是“束”,是“持”“制”。纵是放任...

屯: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这是屯卦的六三爻,处在下卦的最上端,已经到了阳爻的临界点,却仍是阴爻,内心有躁动,却无应援,象征一个人在初创之局中,既有企图心又欠缺通达力,若贸然行动,很容易因心急、因贪欲、因误判而入穷途。“即鹿无虞”,是个极妙的譬喻。打猎见鹿,心动难免,本来是自然人情,但“无虞”——没有懂得山川脉络、野兽习性的专业引导者。这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