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100张照片,记下不敢忘的这三年

日子最怕忘记,忘记就会让痛苦和希望一起消散。那一百张照片,像是一面面镜子,把过去三年漫长又短促的时光照了出来。有人戴着口罩沉默前行,有人举着手机在窗台上呼吸新鲜空气,有人推着满满的蔬菜去分发,也有人在方舱医院里抬头仰望那片灯火通明的天花板。无论是封城的武汉,还是被围合的上海;无论是边境的小城,还是广阔的乡村,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段无法磨...

2022,卧倒;2023,匍匐前进

路要走得远,有时候得卧倒休息,有时候得匍匐慢行。2022年像是一片深冬,许多人都在寒风里瑟缩,生活压得人透不过气,企业捉襟见肘,个体也只能选择先把身子放低,卧倒避风。那一年,没有谁敢说自己轻松,能活下来就是本事。卧倒,不是懒散,也不是放弃,而是生命在极限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是暂避锋芒的清醒选择。风浪过大时,船若硬抗,很可能被拍碎;卧倒的智慧,就是把身子贴紧地面...

北上广是幻象,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

真实的中国藏在县城里,那里有最普通的喜怒哀乐,也有最深的无奈与安稳。我们常常被大城市的灯火吸引,觉得北上广才是现代中国的面貌。可当脚真正踏进县城,会发现那里才是无数家庭真实的生活。县城不像大都市那样冷漠疏离,也不像乡村那般单纯宁静,它夹在中间,既能看见繁华的影子,也能听见土地的心跳。人们在这里生活,带着一点梦想,也带着更多限制。社会关系紧密得让人喘不过气,圈...

三体剧组是懂物理的

科学能让故事更真实,但真实的背后,其实照见人心最深的渴望。看完剧版《三体》,很多人兴奋地讨论彩蛋,说起实验仪器的还原,说起加速器的取景,说起那些藏在镜头里、只有行内人才能一眼认出的细节。有人赞叹剧组是懂物理的,懂得拿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运行数据,懂得在暗黄色滤光的净间拍摄纳米实验,懂得把“不要回答”藏在编码表里。观众觉得过瘾,因为久违地发现一部作品真的把科...

2023,倦怠社会,保持松弛

心里松一松,人生才会有新的风吹进来。我们活在一个过度用力的时代,人人都在奔跑,人人都怕落后。手机不断响起提醒,工作像无边的漩涡,短视频和碎片化的快餐信息让心静不下来。很多人说自己累,不只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灵的累,是那种明知道努力也未必有结果的无力感。于是“倦怠”成了常见的状态,好像空气里都弥漫着它的味道。读到《倦怠社会》,再看到一部部讲“去有风的地方”的电视...

《满江红》要破42亿!聊聊电影背后真实历史的真相

人心最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心里的那点怕意。我想起电影《满江红》上映时,许多人走出影院,眼里闪着泪光,嘴里轻声念着岳飞的名字。其实,观众哭的,不只是古人遭遇的冤屈,而是千年来在我们血脉里回荡的那种问号:为什么忠良会死在自己人手里?为什么明明快要胜利,却要班师回朝?为什么我们最想依靠的人,往往也是最害怕我们的人?这些问题追问到最后,指向的不是一部电影,不是一段...

终于春节结束,我们从老家逃回北上广深!

人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呼吸节奏,老家让人沉重,大城市让人清醒。春节一过,许多人匆匆收拾行李,带着一丝逃离的心情回到北上广深。奇怪吗?一点也不。因为在老家,饭桌永远热闹,麻将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埋在游戏和短视频里,大人们谈论着稳定、熟人、面子。你仿佛被裹进一个巨大的漩涡,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维持,不会生长。那种氛围下,人一整天都能昏昏沉沉,连思考...

弥漫在县城里的财富焦虑

钱越难赚,人心就越慌。今年回到县城,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饭桌上,本来该是闲话家常,却有人开口问:“你怎么看中美贸易战?”说完还拿出手机,翻出抖音上收藏的短视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存钱是最笨的选择、有钱人靠投资睡后收入……这些原本离他很远的概念,如今却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眼睛里的渴望骗不了人,他想让手里的钱长出翅膀,飞得更快。可在我看来,那一...

粥左罗:憋了三年,2023年一定要去旅行!

再忙也别忘了看看远方,因为旅行不是逃离生活,而是找回生活。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午后,我正坐在写字楼的第十八层,耳边是键盘敲击的节奏,窗外是车流不息的城市节拍。可就在那样的时刻,我的心忽然被一条朋友圈刺了一下:蓝得不像话的天空,一群人围着篝火唱歌,远处的雪山静默无语,阳光在笑脸上跳跃。配文只有一句:憋了三年,该出发了。我不知道别人看见是什么感受,但我分明听见了...

毕业5年存款5000,我治愈了几百万网友

你以为自己把人生搞砸了,其实你只是开始认真活着了。成年人的世界里,评价体系仿佛一把刀,锋利又吵闹。一上车就开始比速度,刚毕业就被问年薪,工作两年要买房,三十岁要稳定,三十五岁要孩子,四十岁要职位,最好每一步都能对得上父母的期待、朋友圈的炫耀、社会的默认。这是一场看不见终点的奔跑,很多人还没喘过气,就被眼前这张“模板”压得不敢动弹。弯弯和超超的视频却在这张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