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乾元来自于天地自然,而非人欲。”这句话本身就已经切中了《易经》中乾卦最本质的那一口气。乾元是什么?它不是从人脑中编织出的愿望,也不是从情绪起伏中生出的妄动,它从来不是一种“想法”,而是更靠近一种气机,一种无可替代的原始动能——就像太阳升起那刻的悸动,像春雷乍响前那一点即将破冰的生气。它不言语,却真切,它不起念,却能带动一切。于是问题来了:如果乾元不是...
乾: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看似平实无奇,却是整个《易经》乾卦中最核心的一道天门。真正能穿透它的,往往不是靠记诵或推理,而是靠活出来。许多人误解乾卦,误解“元亨利贞”,以为它在讲如何成就大事,如何显赫一时,其实它讲的是——如何回到那个最本真的自己,那个与天地同道而行、无妄无执的存有状态。“要想如此,必须合于道,无私欲障蔽,无人念障蔽,否则很难亨、利、贞。”这句...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一句,是乾卦九五的象辞。很多人一读到这里,就误以为“造”是“创造”的意思,好像“大人”是要去造作、去施为、去开天辟地。可越往里走,越觉得这个“造”字,其实不是在讲“做事”的结果,而是在讲一种境界的动用方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飞龙在天”的状态,并不是一条龙正在天上作法翻云,而是他已经成为天的一部分,成为道的流动之显。你说:...
问:那我的乾元之动到底是什么呢?刚我在睡午觉,有点累。再醒来之前,脑子里浮现出了这个问题,实际这个问题这些日子一直在我脑子里。因为本来要写书但是我不怎么想写,总是在拖延,在抵触,在抗拒。而我一直在做的事是探索自己,看真我,去回归,去回到乾元动处。乾元之动的地方就是天命?不过每个人不都有这种回归的原始冲动、动机吗?只不过我知道了,很多人蒙昧状态不知道而已。那这...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这一句落在乾卦的九三爻,是整个乾道运行过程中最关键、也最容易出偏的一步。在潜龙未用的沉潜之后,在见龙在田的德施显现之间,正是这个阶段,生命开始真正“动”起来,道开始在现实中被一次次检验。“终日乾乾”,是说这种状态一整天都是这样的。“乾乾”是重复两个乾字,说明这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持续不变的内在用力。“终日”不是量词,而是一种生命节奏的...
他出现的时候,没有惊天动地的响声,也没有震慑人心的异象。只是田野间的一条龙,缓缓地从水底浮现出来,半身露在地面上。阳光打在鳞甲上,波光潋滟。天地之间突然安静下来,所有草木仿佛都认出了这条龙,甚至风都放轻了脚步。那一刻,没有谁要去解释什么——见龙在田,人人心中自有感应。这是乾卦九二之象,“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它讲的是一种时位之中,道德已经开始显现,像龙浮于田...
“乾:元亨,利贞。”这一句短短八字,是《易经》乾卦开篇,亦是整部经书的核心起笔。表面看是四个词,合起来说的是乾卦的德性和运行之道,但若细看其中结构,会发现中间那一个逗号,实非无用笔墨。逗号隔开的,不是两个对立面,也不是松散并列的词汇,而是一种内在节奏的分段,是对“道”之运行、展开次第的有意引导。在最早的甲骨文、金文版本中,并无标点,但到了传抄与后代诠释之时,...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外面有人赞他,也有人骂他,有人说他是得道的高人,也有人说他是装神弄鬼的骗子。可他的心没动。他听见了,但像风吹过湖面,涟漪一闪即逝,水底依旧澄澈。他甚至没起一个要去解释的念头,因为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在定中。他不抓住一句称赞,也不回避一句指责。这个时候,才能称得上是“宗师”。很多人以为宗师是法力高强,见识渊博,是能讲出一套又一套理论的那种人...
他一直记得那句老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它究竟说的是什么?是一个人的社会角色转变?是道德义务的层次?还是人心中那一份对自身清明与天地相接的感召?很多时候,光是理解前半句,已经耗尽了一个人一生的功夫。所谓“穷”,从来不只是贫困、不得志,不止是落魄潦倒,不是指没有钱没有权。更贴近的意思,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未展开,像种子还在壳里,像山泉尚未破土,像一个人还...
从“潜龙勿用”到“见龙在田”,再到“飞龙在天”,直到“亢龙有悔”,乾卦六爻走完,是一条生命之龙,从蓄势而动、从动而升、从升而极、从极而返的全息展开。每一爻都不在讲“该做什么”,而在揭示:如果你身处这个节奏之中,内在的气是如何变化的?你的心又是如何跟着它起伏、迷失、回返?乾卦从不劝人成功,它只在提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自强”的真正含义,不是不断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