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上海办理健身卡将有七天冷静期”上热搜背后:小区门口的健身房,就是韭菜收割厂

那天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下午。小区门口的健身房在播放着震耳的电子音乐,玻璃墙上映着几个练深蹲的身影,阳光透过广告牌的反光照在地砖上,刺得人睁不开眼。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正拿着一张健身卡,在前台吵着要退钱。对面的小姑娘露出职业微笑,说:“系统里没这个流程哦。”男人脸涨得通红,声音被音乐淹没。他的卡,是三个月前办的,花了6999。健身房刚刚宣布“升级装修”...

北上广平均月薪1万以上?别被洗脑了,这才是99%打工人的工资真相

深夜十二点,一个外卖小哥坐在共享单车旁边,拧开一瓶两块五的矿泉水。他刚跑完今天最后一单,距离他的目标还差三块钱。他笑着对我说:“没事,明天补上。”那笑不是轻松的,是一种不想被看穿的平静。手机屏幕上闪着他今天的收入——248块。跑了十四个小时。按月算,他的收入刚刚过七千。可他在北京。七千,不够房租,不够生活,但他依然留在这里,因为他觉得:“人活着,总得有点盼头...

《2021年flag防倒指南》

凌晨三点,城市的灯光已经疲倦。窗外的风,把广告牌吹得哗啦作响。小区楼下便利店的门口,一个女孩蹲在地上,盯着手机屏幕里那句自己刚发出的朋友圈——“2025年,我一定要瘦十斤,存五万块,写完那本书。” 结尾是一串火焰表情,看起来很有干劲。只是屏幕的反光照着她的脸,那份干劲像风里的火星,亮了一下,很快就暗了。 她苦笑着说:“去年好像也是这么写的。”每年的一月,人类...

郭敬明、于正道歉被骂上热搜:我们都道歉了,你们还想怎样?

夜色下,北京的天正下着小雪,街灯被风一晃一晃,像在犹豫什么。那天,我刷到郭敬明和于正的道歉信——一前一后发出,排版精致,字句克制。评论区的火,却烧得比雪夜还冷。有人说,“迟来的道歉不配被原谅”,有人说,“他们不是悔改,是算计”。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道歉这件事,到底还剩几分真意?这不是第一次看到公众人物道歉,但这一次不同。十五年之后,才等到一句“...

2025倒计时:不要站在原地,每年都有一个突破点

那天凌晨四点,深圳湾的海风有点凉。天边还未亮起第一缕晨光,码头边已经有人在跑步,有人站在海边发呆,也有人——戴着耳机,盯着手机上的“2025 倒计时”,轻声说了句:“今年,不能再原地打转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一幕有点像人生。有人早早起跑,有人仍在原地徘徊。时间不会因为你迷茫而放慢脚步,它只会默默记录:你有没有往前迈出哪怕一小步。很多人以为,人生的改变要...

让异性上瘾的关系,从来不是真心

凌晨两点,城市已经安静到连风声都能听见。林笙坐在窗台上,看着手机屏幕发呆。那条消息,她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最后,还是没发出去。对方头像灰着,已经六个小时没亮过。她叹了口气,把手机反扣在桌上。那一刻,她终于意识到一个事实:原来,真心,并不能让人留下。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对一个人足够好、足够真,就能换来一份同等深度的回应。可现实是,越真心,越容易输得彻底。感情这件...

性格粘稠的人,很难上牌桌

深夜的咖啡馆里,空气里飘着焦糖拿铁的甜味。一个女孩坐在窗边,对着电脑发呆。屏幕上是一封写了一半的辞职信,她删了又打,打了又删。旁边的男友劝她:“想走就走啊。”她抿了口咖啡,轻轻说:“我怕。”怕丢掉现在的安稳,怕新环境不适应,也怕别人说她冲动。那一刻,她不是没想清楚,而是想得太清楚。想得太多,反而动不了了。她的性格,太“粘稠”了。生活里,这样的人比你想象的多。...

不要上班,而是要工作

那天早上八点,地铁挤得像一罐沙丁鱼。人群里,有人困得打哈欠,有人盯着手机假装忙碌,还有人手握咖啡,眼神空洞。一个男孩靠在车门边,嘴里嘟囔了一句:“又要上班了。”那语气里没有抱怨,更多的是一种麻木。像每天醒来,人生就自动播放同一首歌。可他没意识到,这句话里藏着一个陷阱——他不是真的在“工作”,他只是在“上班”。这两个词,看似相邻,其实隔着一整个人生的宽度。所谓...

赚钱最快的四个方法,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那天凌晨三点,窗外还亮着几盏灯。外卖小哥靠在电动车上打盹,老板娘在数账本,一个程序员盯着屏幕改最后一行代码。城市没睡,他们也没睡。有人在赶项目,有人在追订单,有人只是想,怎么才能多赚点钱。钱这个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人人嘴上淡然,心里都在打算盘。有人说:“钱不是一切。”可没钱的时候,一切都很难。赚钱这件事,从来不新鲜。可奇怪的是,越是信息发达的年代,越多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拆屋效应(拿捏一个人,最狠毒的方式,不是谈条件,也不是画大饼,而是利用“拆屋效应”)

那天晚上,地铁到站时,他盯着门外那块广告牌看了很久。上面写着一句话——“拒绝,从来不容易。”他笑了笑,笑得有点苦。因为就在半小时前,他又一次答应了一个自己不想答应的请求。朋友要他帮改一份策划案,说“就帮我看个格式,不用动内容”。结果,他看完格式,又顺手改了内容。改完还被朋友一句“你真好,改得比我还细”堵住了所有拒绝的理由。他当然知道自己不该再答应。可那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