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状态,就会吸引来与你状态相匹配的人。人这一生,身边出现的所有人,从来都不是偶然的。不管是亲近的,远的,温柔的,刻薄的,欣赏的,伤害的,他们的出现,往往不过是在回应你当下的心理状态和能量场。你以为是缘分,是际遇,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在,像磁铁一样,在无声地召唤相应的关系靠近你。有一段时间,我频繁陷在一种很隐秘的自卑里。那种状态不是明显的低头哈腰,也不是在人...
会赚钱的人不一定能留住钱,但会管钱的人,迟早能把钱赚回来。赚钱是一种能力,而管钱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两者的逻辑、节奏和心理机制根本不一样。一个人就算再有冲劲、资源、人脉,如果管不好钱,结果就是越赚越空,越忙越穷。因为钱这种东西,从来不靠“进得多”来决定最终的归属,而是靠“守得住”。真正的问题不是“我怎么赚不到更多”,而是“我怎么把已经有的用好”。很...
真正的入行,不是热爱和天赋,而是每天完成基本量级的重复劳动。很多人说自己在写作,说自己想成为写作者,说自己热爱文字,脑子里总有很多灵感,一打开聊天软件就能输出一大段,还时常发发朋友圈、小红书、微博,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站在门口了。其实没有。真相是,只要你一天没有稳定地写出五千字以上,哪怕是草稿、练笔、修改、扩展,哪怕不是发布出来的成品,也还没有真的入门。这听起...
不信任,是父母在孩子身上亲手种下的失败预言。有一次在地铁上,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想自己按按钮开门。他妈妈一把拉住他说:“别按,你会按错。”孩子犹豫地收回手,眼神里那一点点亮光像被风吹灭的火苗,没再点起来。我站在他们身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明明是件无伤大雅的小事,却像一个开场白,像一个暗示:你会搞砸,别试。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这种细节。越来越多的父母说自己是...
每个人终究都得独自穿越这条路,无人能陪到底。有些人很早就察觉到了这一点,是在一个不被理解的深夜,也可能是在一次失落归家的地铁车厢里,看着满车人的背影,却感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空荡。那不是因为缺谁,而是因为突然明白了,就算有人并肩站着,也无法真正替你承受内心的重量。不是悲观,是清醒。你出生的时候,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你死的时候,哪怕身边围着再多人,眼睛闭上的那一...
真正的内力,不该浪费在插手他人命运的回旋之中。有些时候,看着身边的人走向明知不妙的选择,总会生出一种难忍的冲动,想要提醒,想要拉住,甚至想替他们扛下某些注定要还的债。但越往后活,就越明白,干预别人命运的代价,往往不只是费力无功,更容易伤情伤神,甚至反噬自己。那些你以为的好心,其实有时不过是动了他因果的念头,而代偿的后果,很少有人能承受得住。每个人的命路,背后...
真正的人品,不藏在精心准备的说辞里,而藏在下意识的反应中。你想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稳不稳定、心里有没有数,别听他说了什么宏大话,也别光看他在高光场合的表现。真正值得参考的,是那些他没准备好、没反应过来就做出来的动作,是那些你没提醒他、他也没意识到你在看时,他表现出的状态。一个人做事是否有分寸,说话是否有边界,对人是否带着尊重,最能看出来的,其实不是他在职场上...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不是失败,而是把巅峰当成起点之后的每一次“正常”。有段时间我特别不愿提起过去的高光时刻,不是不骄傲,也不是怕别人觉得我“炫耀”。而是我意识到,一旦你在心里默认那是你的“标准”,你就会不自觉地把之后的日常生活都拿去跟那个标准做对比。然后你发现,不管你今天再怎么努力,成绩、收入、掌声、认可,怎么都没当初亮。你心里那个声音就开始冒出来了——是不是我...
真正的成长,不是环境变了,而是开始习惯把目光转向自己。有一位邻居,五年里换了四份工作,每次见面他说的第一句话都差不多:“公司太差,领导不行,运气不好。”刚开始听还会附和几句,后来再听,总觉得像是复读机。他确实很辛苦,也确实总遇到不靠谱的团队,但我渐渐发现,他几乎从不提自己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工作出问题了,是别人配合太差;关系疏远了,是对方不懂珍惜;计划搁浅了...
真正有力量的不是你追上了什么,而是你守住了什么。很多人并不真的在追东西,他们只是在追一份被看见的感觉。追财富、追人脉、追流量,追认可、追爆点,其实都差不多,本质都是一种急着证明自己存在、证明自己有价值的冲动。就像你拼命往人群里挤,是因为你害怕自己太安静了,会被这个世界忘记。你不是想拥有那些东西,你只是不想被落下。可是这些看起来光鲜的外在,真的能靠追得到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