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像一面镜子,照出你心里的形状。年轻时,我总以为厌倦是坏事,是精神的疲惫,是情绪的低谷,是生活陷入死水的信号。那时,做事三分钟热度,遇到瓶颈便感到烦闷,像喝了淡而无味的汤,既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对人也是如此,相处久了,话题变少,笑意渐淡,心头便滋生出倦意。于是我逃避,换工作,换朋友,换环境,总觉得这样可以驱散那种让人想叹气的沉闷。然而奇怪的是,逃开了一个...
雨落下来的时候,是天在教人放下。年少的时候,总觉得雨天是麻烦。上学路上,一不小心踩到水坑,裤脚溅得湿漉漉的,一整天都不舒服。出门赶路,雨像一张看不见的网,阻住了步子,让人心里直催促天快点放晴。后来年纪渐长,见过的雨也多了,有春日的细雨,像絮絮的轻语;有夏日的暴雨,像鼓点密集的战鼓;也有秋夜的冷雨,敲着窗,敲得人心生寂寞;还有冬天的冻雨,沉重、冰冷,仿佛连空气...
你戒不掉的,不是规矩,是心里那个抓不放的影子。记得初学佛法时,听善知识讲持戒的功德,说得如莲花开水面,清净庄严,心里自然生出向往之心。可是回到日常生活里,那些从小养成的习气就像缠在骨缝里的藤蔓,不是你一挥手就能脱去。明知道酒一杯会乱性,话一句会伤人,可到情境当中,不是冲动先走一步,就是嘴巴先开了口。于是,行愿与现实之间,就常常隔着一层厚厚的雾,让人惭愧,也让...
有时候你必须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年少的时候,总以为世界是有标准答案的。父母有父母的规矩,学校有学校的要求,社会有社会的准绳。甚至当我接触到善知识的时候,心里也会生出一种依赖感:既然他德高望重,所言必然是对的,那我只要照着做就好。于是我学会了在外在的声音里找方向,反而渐渐忘了内心的那盏灯。有一回,一位长辈好心劝我,某事必须这样做,才算合乎规矩。我一边点...
当我把一切都看成菩萨时,心里忽然安静得像清晨的湖面。起初,这个想法只是偶然闪过,就像有人无意中提起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若你真能把眼前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当成菩萨,那你走路会轻,呼吸会缓,心也会亮。我半信半疑,总觉得菩萨是庙里的塑像,是经卷上的名号,和街头吵架的商贩、地铁里推搡的人群、办公室里挑剔的上司,根本连不上线。可心里又隐隐觉得,这话不像是空谈,或许是我...
那个宁夏捐款百万的残疾人,其实是在替世人诵一卷无字的经。听到这样的消息,多数人先是愣住——一个身体不便的人,反而捐了这么一大笔钱,而且是默默捐出,不图声名,不邀功德。这件事落在普通人的眼里,很可能被当成新闻里的感动瞬间,说几句“真了不起”,感叹两声“人心可贵”,然后转身回到各自的生活里。但若从修行的眼光看,这不只是感动,而是一次极深的教化。因为这件事的分量,...
那个找我讨钱的人,其实是来送我一面照心的镜子。世间人遇到有人上门讨钱,心中多半是皱眉的。要么觉得他冒犯,要么怀疑他目的,要么嫌他扰了自己的安静。可若你真学道修心,便要知道,世上每一桩事,每一个人,都是你的缘,都是你的课。来讨钱的人,不论他是为了生计还是为了算计,不论他的态度是恭敬还是粗鲁,其实都是在敲你的心门,问一句:你的心安不安,你的道稳不稳?钱,是身外之...
抵触、烦闷、愤怒,其实是心里的风在吹动你。我们常以为,修行要的是清净,要的是心如止水,不起波澜,于是遇到抵触就想逃,遇到烦闷就想压,遇到愤怒就想遮。可是,这些情绪本身并不是敌人,它们是生命的信号,是心底的潮汐。你若不肯看它们,只是一味拒绝,它们就会暗暗在你心底积聚,像闷热的夏天,窗户紧闭,空气里慢慢就生出霉味。情绪是风,你是舟。风有顺逆,舟有向背,关键是你会...
拉屎放屁看似寻常,其实是天地自然的道在你身上走了一遍。人每天吃饭喝水,摄取谷物、蔬菜、果实,乃至肉类,这些东西原本都是天地孕育的产物,经过阳光、雨露、泥土的滋养,有了色香味形。你吃下去,它们进入你体内,经过口、咽、胃、肠一路运化,精华吸收,糟粕排出。你以为这是生理现象,其实是“天地—人”的循环在你身上成形。你是天地之间的小宇宙,你的脾胃就是炉鼎,你的肠道就是...
昏昏欲睡的时候,其实天地的门悄悄开了一道缝。人一生中,总有许多时刻是在半醒半睡之间度过的。早晨被阳光暖暖唤醒,眼皮还舍不得完全张开;午后倦意袭来,身体像被一只温柔的手推向软软的云;深夜的书桌前,灯光摇曳,思绪飘散到不知何处去。这些时候,看似什么也没做,其实是在从另一种角度接近自己的心。人在忙碌时,心绪像急流里的水,翻滚不止;在昏昏入睡时,河面却渐渐平静,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