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先走着,后来才知道是回家的路。世间的许多事,不是先明白了才去做,而是做着做着才慢慢明白。修行也是如此,道不是一纸宣言,不是读几句经文就能装进口袋的宝物,它像一条河,要走下去、踩过水、渡过急流,才能体会它的深与宽。守、合、见,便是这样一条顺流而下的路。先守,笨拙地、老老实实地把最基本的做好,先及格;再合,边走边比对,看这路与自己脚的形状是否契合,确认方...
走到山顶的人,不只是看风景,还会下山去种树。“见”这个字,看似简单,好像只是用眼去看。可在修行中,见不是停在看见,而是看见之后,把所见化为脚下的步伐、手上的动作,让它落在日常,成在身心。有人见了道理,却只是在心里暗暗称好,不去走、不去做,那只是借了别人的光照自己一瞬,光灭了,黑暗仍在。真正的见,是见到之后,愿意去践。见到溪水清,就把手中的泥瓦挪开,让水流更畅...
走路走久了,才知道这双鞋合不合脚。很多人听到“合”这个字,会先想到妥协,想到迁就,其实修行里的“合”,不是委屈自己去适应什么,而是在做的过程中,用心去印证,这条路是不是与你的脚步相应。这与空想不同,你不可能坐在屋里就知道哪条山路适合你,你得真的去走,风吹日晒,脚起水泡,心有疑惑,才会在一程又一程之间渐渐分辨出,这条道有没有你的气息。就像一个人做饭,书上说得天...
人想做成事,先得学会老老实实去干。小时候,我们总觉得聪明才是捷径,总想着找一条能绕过笨功夫的路,最好三步变一步,一年成十年功。可日子久了,你会发现,世上真没有那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你看农人耕地,一锄一锄下去,春天播种,夏日除草,秋天才有收成。谁能急得来?米要一粒一粒煮,汤要一勺一勺熬,功夫在锅里慢慢化开,火急了,反而糊底。守,就是这种笨,不争时刻,不怕重复,...
你一直在拼命往前跑,可心却早就落在半路上了。在现代生活的洪流中,我们总以为努力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一次次把自己逼到精疲力竭。工资单上的数字,和付出的汗水并不相称;坚持锻炼的身体,依然带着让你不满的曲线;考场上的成绩单,像一面冷冷的镜子,让你怀疑自己的价值。那些原本满怀热情开始的事,最后往往被无声的失望一点点耗光。你不是不够好,也不是意志力薄弱,而是你长期在情绪...
能咬住一件事不松口的人,迟早都会看到结果。许多人在人生路上,总是想快点到达,最好绕过所有的弯路,走一条笔直的大道。然而天地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大道,所有的平坦都曾经是无数双脚一步步踩出来的。年轻时的我,也喜欢找捷径,买厚厚的速成教材,收藏一堆标榜“七天掌握”“三十天突破”的课程链接,却从未真正静下心来把其中一门学到扎实。看着别人轻描淡写地谈成就,心里既羡慕又焦...
原来不被认可,是生命在推我回家。小时候的我,总想赢得父母的夸奖、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那时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努力去得到外界的认可,才能证明我活得有价值。可现实常常让人落空。一次次的试卷分数,一次次的集体评比,一次次在亲戚聚会里被对比的场面,都像冷水一样浇在我头上,让我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咬牙忍住眼泪。那时我不懂为什么,别人一句轻飘飘的否定能让我难...
自由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松开的手。很多人说自己想要解脱,想过轻松自在的日子,可真正问一句“你被谁绑住了”,他们却答不上来。于是解脱成了一个空泛的词,像天边的云,看得见摸不着。其实,大多数人的“束缚”并不在别人手里,而是在自己心里——那些不敢的念头、那些舍不得的执着、那些放不下的面子,全都像一根根无形的绳,把你系在原地。你以为是父母的期望、伴侣的要求、...
真正能飞向自己山顶的,都是在风雨里学会振翅的人。我常想,人这一生最难的事,并不是走多远,而是先看清自己要去的方向。许多人活得疲惫,不是因为走得慢,而是因为一直在走别人铺好的路。别人告诉你,什么时候该上学,什么时候该结婚,什么时候该买房生子,什么时候该为孩子放弃自己的一切。于是,你像被安放在流水线上的物件,按部就班,却渐渐忘了自己本来的形状。等有一天忽然醒悟,...
真正的高认知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很多人以为,自己听过几场讲座、看过几本书、记下几句精炼的名言,便成了“高认知”的人。于是谈天说地时,能把大道理挂在嘴边,朋友听着也点头称赞。可若真放到生活的考场、事业的沙场上,这些道理就像干枯的树叶,风一吹就散了。道理是风景,行出来才是路。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借来智慧的火种,但能不能生出炉火,要看你愿不愿、敢不敢、会不会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