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一个人时,真正被拒绝的,往往是那个自己都不敢正眼看一眼的自己。有些讨厌来得特别快,不经思索,像是被电流击中。那种“我怎么这么受不了她”“她凭什么这样说话”的情绪,起初会以一种很正义、很清醒的姿态出现,让你觉得你是在坚持原则、捍卫边界。但如果冷静下来,想久一点,就会突然感到一丝古怪。因为那种反感,并不是针对任何实质性的伤害,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本能,是看到她的...
花出去的钱,是在买你认知世界的方式,而不是只为了买个答案。很多人一听“知识付费”,下意识皱眉,觉得那是割韭菜的代名词。可其实,这种情绪不是来源于产品本身,而是花钱之前根本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在买什么。很多时候,人们愿意为一个看上去能“逆袭”的机会付钱,却没有准备好去走那段必须亲自走的路。钱花了,课也买了,结果等了一阵没看到“回报”,就开始觉得自己被骗了。但知识...
爱情在体制内的相亲市场上,连五险一金都比不上。有一次和朋友吃饭,她刚被一位体制内男嘉宾拒绝,理由简单得像招聘启事上的一句话:“没有正式编制,不见。”那顿饭她没吃几口,只是一边把热气腾腾的菜拨拉开,一边说:“我以为起码得见了人才知道合不合。”她笑了一下,但很快就低头不说话了。我看着她低垂的眼皮,只觉得我们都早就明白一件事——所谓“合不合”,其实是硬件决定的,跟...
精英主义的话术已经无法掩盖现实的不对等,也再也无法赢得普通人的情绪共鸣。璩静视频里那些语气、用词、姿态,听起来都像是在复述某个高效团队管理培训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教材式的标准表达。可偏偏这些表达,一字一句都像在把距离拉远,而不是拉近。她说自己批准员工离职只用了三十秒,听起来好像是雷厉风行,可实际落在人耳里,却是一种赤裸裸的冷漠——不是不懂感情,而是根本没打算...
义乌不是在搞钱,它就是钱本身的流动形式。那天从高铁站出来的时候,我还没意识到自己是踏进了一个“钱的县城”。车站不大,城市也不高,街边的门头牌匾甚至有些过时的土气,和“全球小商品中心”这几个字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视觉落差。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像任何中国四线城市的小地方,每天吞吐的商品,却能填满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夜市摊位。走进商贸城之前,我已经做好了人头攒动、肩膀...
PUA和雌竞能横行,是因为面对内卷圣骑士,这种魔法输出的收益实在太高了。你一旦站在现实的角度看问题,很多表象瞬间就失去了迷惑性。胖猫事件吵来吵去,说到底,不是感情出了问题,而是社会结构里有一个盲点。那个盲点是:内卷已经内卷到了极致,但几乎没人给那些为世界大战总动员设定的男人们,讲过怎么去识别感情里的风险,也没人告诉他们,除了工作,还有什么是值得去构建的生活。...
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还能写出温柔与光的人,才是真的活出了辽阔。很多人喜欢《我的阿勒泰》,不是因为那里有多神秘,也不是因为风景有多绝,而是因为李娟笔下的日子,在荒凉里依然闪亮,在困顿中依旧温暖。她从不试图粉饰生活的苦,却总能找到藏在缝隙里的光,像一个不动声色的拾光者,慢慢地,把那些明亮的碎片一个个拼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她写的东西,读起来像是被贴在心上的纱布,一点一...
生活不是靠拼命,而是靠精细。大概是年纪慢慢大了,我开始变得不太相信那种“咬牙坚持、全力以赴”的状态能维持太久。那些靠意志力硬撑的改变,总是走不了多远。而真正能慢慢渗进生活、把人拽出混沌的,其实是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的小动作——它们不惊天动地,但持续发生。像水滴一样,日复一日,最后能把石头穿透。比如我现在几乎每天都会留一段时间给自己发呆。有时候是洗澡,有时候是...
越过中年这道槛,唯一的解法就是甘心做一个慢慢变好的人。人真正服气曾国藩,不是因为他赢了多少仗,而是他撑过了多少次自己都觉得过不去的日子。他没生在什么显赫之家,也不是才高八斗的少年天才,甚至可以说,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不是那个让人羡慕的角色。他有一身毛病——爱玩、脾气暴、嘴毒、见到漂亮女人眼睛都直。他也知道这些毛病是什么,就像他在日记里一笔笔写下的检讨那...
三十岁,在遥远的中亚,有人靠算账活了下来,有人靠耐心换来了呼吸的空间。我一直以为赚钱是凭实力,但后来发现,很多时候是凭位置。在北京,一个月9000,算是稳定白领,但存钱的速度慢得像挤牙膏。搬到哈萨克斯坦之后,一个月三万多,管吃管住,连牙刷都不用自己买。你说工资是三倍,其实生活的节奏也直接变成了另一个世界的样子。工地是荒的,人也是空的。风一吹,周围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