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的人想自由,没房的人想安定。我不是特别羡慕拥有很多房产的人,但我羡慕那些可以不为房子焦虑的人。因为说到底,焦虑不是来自房子本身,而是“是否能安心生活”的问题。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说,买房不再是“必须”的那件事了,但这个不“必须”的判断背后,并不是真的放弃,而是现实的让步,是一种被迫接受。你问我现在想不想买房,我会说“当然想”。可要再接着问“那你准备买了吗...
总担心自己“像个小偷”,其实只是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我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察觉,自己有点“偷感”了。那种感觉说不上来,不是真的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每当我一个人行动、学习、走路、甚至只是站着发呆,只要有别人从我身边经过,我的神经就会立刻紧绷。仿佛我手上藏了什么,怕被看见,又说不出到底怕被发现的是什么。这不是胆小,也不是自卑,而是对世界格外敏感的一种表现。我...
明明什么也没做,却觉得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其实这种累,是藏得很深的。不是那种你跑了十公里、背了一天书包的疲劳,而是一种黏糊糊的、像云雾一样的东西,缠在你脑子和胸口,软塌塌的,不痛,但你一直提不起劲。我这两天也“休息”了。早上不设闹钟,醒了刷手机,刷到午饭时间就点个外卖,吃完继续刷。中午到傍晚,一直都在短视频和聊天记录之间来回穿梭。有时候坐起来想想要不出去走...
找工作难,是因为没有位置,而不是没有能力。每天刷招聘网站,不知道为什么,越刷心越凉。你能感受到那个变化,不是某个公司的问题,是整个空气都变了味。职位少了,更新慢了,要求高了。你精心写的简历,发出去了像落水的石头,连个回响都没有。后来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差了。但又想,之前不是这样的啊。身边好几个朋友最近也在换工作,聊起来,没人敢说“我能随便选”,顶多就是“看...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他有没有上过名校,而是他每天听谁说话,看谁做事。杭州那个播音奶奶的视频我点开好几次了。她一张嘴,我就愣住了。那声音不是朗诵,是沉浸。不是表演,是气质。你能听出来她的语气里有节奏,有敬意,有对这个世界某种不动摇的热爱。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一个孩子要是从小在这样的语境中长大,他对文字、对语言、对世界的理解方式,肯定跟别人不一样。她不是在“教...
暑假一到,家里就安静不下来。孩子每天晚睡晚起,作业像没发生过一样躺着不动,手指倒是很勤快,点啊滑啊,屏幕前一坐几个小时。有时候看着他窝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背影,我心里忽然一阵发虚,像踩在了松软的土地上,不踏实。不是想逼他,只是总觉得——光阴这样流过去,实在可惜。可孩子不这么想。你一开口,他就顶回来,“我又不是不上学”,“反正现在是假期”,“你以前小时候不也玩”...
单位这地方,说到底,不是让你做自己,而是让你学会做“合适”的人。有些话,没人告诉你,但你晚懂一天,就多吃一天亏。我在工作第六年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再会干,也得会说话。不然干得再多,也没人记得你,只记得你脸臭、话直、难共事。以前我以为直来直去很真诚,后来一次饭局上,一个不小心的“玩笑”把同事气走了,连带项目也黄了。那一刻我才知道,语言不只是沟通,它是立场,是武...
35岁以后,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再是能力,而是心力。有时候我在夜里坐着,窗外没有风,灯光也是静的,忽然会生出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不是焦虑,不是兴奋,就是一种介于疲惫和清明之间的东西。那种感觉很微妙,好像你什么都明白,又什么都无力去改。但你也不再挣扎了,就只是坐着,看着过去和未来,在脑子里一点点浮上来。35岁,是一道坎,不是因为别人说了它重要,而是身体和...
高层不狠,中层不坏,最后苦的是所有认真干活的人。我越来越能理解这种结构性的无力感。不是没人努力,而是方向一开始就不清晰、边界不明确,领导的每一次含糊,都变成下面几百个人的加班熬夜。明明说好要“讲制度”,结果到关键时刻变成“看关系”;讲KPI,说结果导向,最后执行时却满是人情账。我看着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延期,再到不了了之。不是因为没人执行,而是中途换了负责人,前...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就隔着一句不会说的话。不是说不会说,而是说不好。说得太快,太实,太干,太像在完成任务。说出来的那一刻,对方就不想再听了。我小时候就不太会“搭话”。别人说:“今天风真大。”我就回:“是的,今天风速超过五级。”气氛立马死掉。现在回头看,倒不是我不聪明,而是我总以为聊天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其实很多时候,信息是次要的,感觉才是重点。慢慢长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