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自己困死在别人画好的那个框里。这话我原本是不信的,觉得只要努力够多,忍一忍总会熬过去。可后来才明白,人生最怕的不是一时吃苦,而是你连“换个活法”的想法都不敢有。你以为忍气吞声是成熟,是沉稳,是对抗现实的方式,其实那是慢性自我抛弃。我见过太多在职场里把自己榨干的人。他们每天一睁眼就是应付、是压力、是吐不完的委屈。他们看起来很能扛,能熬,能把最臭的项目也做...
一个孩子的命运,常常毁在他无法回嘴的那一瞬间。我以前不懂,有些孩子为什么一辈子都不敢抬头说话,为什么一走进人多的地方就显得局促不安,为什么对一句“你干嘛这样”的质问,反应大得像被雷劈中。直到那天,我看到高铁上那一幕。那个孩子不过是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结果被他妈妈当着满车厢的人狠狠扇了一耳光。那一下不响,却重得让我心口一紧。那不是一次简单的惩罚,那是一个人在世界...
中年之后,最值得做的一件事,就是换一个能量更高的生活半径。很多时候我回头看,会惊讶自己在那段时间怎么就耗了那么久。那种耗,不是大事,也不是剧烈的冲突,而是一点点微小的不合拍,积攒成一种漫长的低频共振。你说不上哪里错了,只是觉得哪儿都不对。像是在空气里走路,每一步都黏稠、沉重,连说话都要推着那层沉闷的阻力,才能让声音出来。后来我才知道,那其实就是一个能量场的事...
只要掌握对的路径,在小红书挣钱其实并不难。这话我原本是不敢说的。因为“挣钱”这两个字,听起来总像是某种承诺,一旦说出口,别人就会等着你拿出证据。但后来我慢慢发现,有些话不是因为我做到了才说得出,而是我走了很多弯路,才终于敢说。小红书不再是几年前那个铺五千篇笔记就能靠堆量起飞的平台了。它现在更像一面镜子,你的品味、你的表达、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取舍,你怎么看这个...
贫穷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一套系统化的陷阱悄悄规划好的。我以前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总觉得说这样的话,听起来像在推卸责任,好像是在给自己的不如意找借口。但越活越久,越听见越来越多“凭自己努力还是原地打转”的故事,我开始松口承认:也许我们不是没努力,也许只是走进了别人早就铺好的局。我爸是一个很节俭的人。我小时候常看他为几块钱的东西来回比价,衣服穿了十年不换,连饭桌上...
赚钱这件事,从来不是靠努力决定的,而是靠站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对了事情。我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拼命,甚至我从没像这几年这样焦虑过。我每天像打仗一样安排生活,见缝插针地工作,碎片时间都不舍得浪费。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这么拼,到底是在和什么赛跑?后来我逐渐明白,我一直在跑的那条赛道,叫“逆周期”。我是在一个往下走的时代里,用尽全力试图向上...
她只是想让儿子那张笑得有点傻的照片,留下一点痕迹。那是人生里极少数不用靠别人、自己就能开心的时刻。她把它发出来,是种自然的流露,不是邀请谁来评判。可评论区里,每一句话都像是掂量过的钝刀,慢慢割。说到底,人和人之间,从来不是靠喜悦来连接的。悲伤才是。我其实很理解她那种“开心不起来”的感觉。不是因为录取通知书不值得高兴,而是你太清楚了,一旦让世界看见你笑,就会有...
熬夜不是放纵,而是我为自己争取的一点点活着的感觉。我不是不累。每天工作完脑袋都发涨,坐车回家时靠在车窗上,车灯晃进眼睛,我能闭眼睡过去。但我还是会强撑着撑到半夜,一边心虚地刷手机,一边骂自己“你又来了”。可我真的不想一闭眼,这天就这么过去了。白天是别人的,只有夜晚,是我的。有时候我会觉得这很荒谬。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为什么还要硬留在清醒的状态?但我又特别明白...
被困住的不是环境,是自己习惯了低质量的自我对话。我总觉得自己像拽着沉重铁链的人,在前进的每一步里都喘不上气。你说忙,其实每天做的事无非是那些,回复消息,处理琐事,看似在跑,其实原地踏步。我清楚这一点,可我又不敢停下来。我怕一旦停了,就彻底跟世界脱节,再也追不上。于是继续耗,耗着耗着,好几年过去了。身边的人也都差不多,表面上大家嘻嘻哈哈,晚上一起吐槽老板、隔壁...
他确实很好,但我越来越不知道,幸福到底算不算一件重要的事。我在很多段关系里都经历过类似的错位——别人看着都好得不得了,我却日日觉得被吞噬。像是站在一个摆得完美的橱窗里,阳光正好、衣着得体,但没人知道我在玻璃后面憋得快断气了。曾经我也会觉得是我自己太挑剔了吧,他明明什么都做得挺好。会做饭、会送花、记得节日、知道在朋友圈里夸我“辛苦了”。别人家的老公、男朋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