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信息差」本身的共识与质疑1. 共识:信息是分层、有壁垒的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信息,不会大规模公开在互联网上;公开的内容大多是 0–2 级:科普、入门、奶头乐、卖课话术;真有价值的东西更多在圈子、人脉、位置里,而不是在公开页面里。👉 核心诉求:承认信息差客观存在,但想搞清楚:普通人到底能拿到几级,值不值得去追高。2. 质疑:后面那些「6~10级」很多是幻...
上个月见了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到他最近赚了一笔,我问他是不是拿到了什么内幕消息。他笑了笑说,消息谁都能看到,关键是你怎么用。这话当时我没太听懂,后来想了好久才琢磨过味儿来。我们总觉得赚钱的人是因为知道得多,掌握了别人不知道的信息。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现在这个时代,信息早就不值钱了,你打开手机,什么消息都能刷到,行业报告、政策解读、专家观点,多得看都看不过来。但...
这是一个很多人忽略但极其关键的现实真相:能够年入 3000 万的人,靠的从来不是“信息绝对稀缺”,而是“认知转换能力 + 执行能力 + 信息利用效率”。换句话说: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用信息做什么”。我们先拆解你的问题:你问的是:为什么很多普通人,只用普通信息,也能赚到 3000 万?这背后的逻辑不是信息本身高级,而是:他们用普通信息做出...
前两天和一个做HR的朋友吃饭,她说现在招人最怕遇到简历特别好看的那种。我当时还挺奇怪,简历好看不是挺好的吗,至少说明人家有学历有证书啊。她摇摇头说,你不知道,有些人简历上写了七八个证书,十来门课程,但你让他做点实际的事儿,就露馅了。这事儿让我想起来我自己之前也干过类似的蠢事。那会儿我特别热衷于囤课,看到好的课程就买,网盘里存了两三百个G的学习资料,各种PDF...
评论区暴露的五大真实痛点痛点一:资源不是问题,「不会用」才是问题大家普遍共识:书、课程、论文、视频都有AI也能问、也能拆知识点z-lib、YouTube、B站、ChatGPT都在那儿但真正的问题是:“给我资源我也不会学”典型反馈:“AI能解释,但不比自己啃书简单多少”“我不知道该从哪开始”“基础不齐,一步就断了链”能力缺失 > 资源缺失痛点二:系统性能...
一、大家基本认同的几条“大前提”不管立场如何,大部分人隐含都同意这几件事:1. 互联网信息多,但碎、杂、错信息量巨大,但:支离破碎真假混杂很多只为流量、为博眼球想真正学点东西,必须自己筛选、整合、搭结构。关键词:“屎里淘金”“信息茧房”“知识不成体系”2. 光“有书”“有资源”远远不够书本知识往往高度压缩,省略了:概念动机中间推理链历史发展脉络很多人即使有了...
前两天有个读者问我,说他想提高学习效率,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看他列了一大堆问题——什么时间管理、什么记忆技巧、什么笔记方法,问得特别细。我看完之后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他愣了一下,说因为别人都在学,自己也得学点什么。我说那你就别浪费时间了,你缺的不是方法,是动力。这话可能说得有点直接,但确实是实话。我以前就是这样,买了一堆课程,收藏了一堆学...
核心观点 1(你认为最重要)很多人不是缺资源,而是缺学习动力——而这动力被系统性扼杀了痛点本质:学习本来是人的本能但学校教育把它系统地磨灭了让人:只学“被规定要学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主动探索依赖灌输,放弃思考对“学会一件事”毫无愉悦感作者给出的结论性认知:学习动力不是天生缺乏,而是被教育体系压没了。延伸:真正的学习兴趣要靠“自主探索”来恢复必须先理解:学习动机...
前两天有个读者问我,说他想学点东西,但又不想花太多时间,也不想花钱,问我有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我看完这条消息,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只回了一句话:如果真有这种好事儿,我还在这儿码字干什么?他可能觉得我在敷衍他,但我说的是实话。我自己走过很多弯路,花了很多冤枉钱,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才明白一个道理——想要真正学到东西,没有捷径可走。那会儿我刚开始学写作,特别着急...
一句话先说死结他们骂“互联网是屎”,本质是在骂:这个时代的知识获取规则已经彻底变了,而自己既没时间、没能力,也没门路,去适应这套新规则。下面把真正扎人的几个痛点摊开。一、本质痛点1:平台只关心「你点不点」,不关心「对不对」直白讲:平台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让你停留更久、点更多、刷不停,好卖广告。至于内容是不是对的、有没有深度、会不会误导你?不是它的KPI。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