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钱,留给别人,比留给子女更值。在人心常规的逻辑里,一个人辛苦一辈子,攒下百亿身家,最后大多是为了让子女过得轻松一些。这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律。但张洪瑞的选择,恰恰背向了这条规律——他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反而把企业股份分给了员工,把机会交给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人。这样的人生安排,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世俗观念上,却又有一种温热的力量,能渗进人的骨血,让人去思...
有的地方,看着舒服,住着就难。人常说,远看是画,近看是生活。成都在很多人的心里,是茶馆的竹椅,是火锅的热辣,是巷子里飘出来的桂花香。它的名字,像一首慢歌,唱着安逸与包容,仿佛只要来了,就能卸下奔波的甲胄,做个悠闲的过客。然而,脚一落地,风景未变,心境却变了。茶馆里坐着的,可能是刚被拒掉简历的年轻人;火锅的香气背后,可能是一个月三千元的工资单。美好没有消失,但...
有些人一出生就在山顶,有些人要自己爬上去。人与人之间的起点差距,常常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暴露无遗。有人从小在书香门第长大,走的是一条铺满资源和信任的康庄大道;有人则从被忽视、被抛弃的童年走来,踩过泥泞和荆棘,才在某个年纪与对方坐在同一张桌前。这样的画面看似对比鲜明,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叙事。修行的眼光告诉我们,起点不同不是全部,关键在于你用什么姿态走到今天,又用...
有时候,一句“对不起”比攀高山还难。在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犯错,哪怕你平日里谨小慎微,也难免有言语失当、判断失误、行事欠妥的时候。可奇妙的是,承认错和改正错的难度完全不一样。改正错,往往是动手做事;承认错,却是动心服输。人心里那道关口,一旦竖起来,比城墙还高。很多人明明知道道歉有好处,却宁可绕远路,宁可用沉默、解释、转移话题去代替真诚的认错。这就像走夜路,看...
有时候,一根小吸管里藏着翻天的道理。楼仲平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以小博大”的修行史。从鸡毛换糖到全球吸管之王,这条路既不浪漫,也没有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和坚持。年轻的时候,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被人嫌脏,被孩子家长一把打掉手里的糖。但他记住了一个道理:世间的活,不必高大上,利润微薄的生意,常常少有人抢,反而更有机会生根。后来,他租了两间民房、买了台旧机器,...
走到半山腰,背上的包要重新收拾。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凭着一股子热劲闯江湖,不怕摔跤,不怕绕路,只要往前冲就觉得值得。但到了三十五岁,事情开始变得不同。你会发现,体力没以前充沛,心力没以前充盈,机会也不像二十几岁那样满天飞。这个时候,你若还是靠临时起意、碰运气、凭激情去过日子,就会像拿着破网去打鱼,费了力气,水花四溅,却总是满载而归的喜悦少,空网而返的无奈多。三...
人飘起来,风也会推着你往悬崖走。看得见的人生陷阱,往往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从得意里生出来的暗伤。顺境的时候,人很容易把自己看得过高,把自己的运气当成本事,把别人的成全当成理所应当。修行人常说,花开必有谢时,月圆必有亏处。你若在满月之时狂舞,忘了天还有云,就会在骤来的阴影里措手不及。《明朝那些事儿》里,那些盛极而衰的身影,一次次提醒世人:人一飘,必挨刀。...
相爱不难,聊透一生才难。很多人恋爱时,像在春天里采花,只顾低头贪看颜色与香气,不想秋天会来,不想枝条会老。于是,一纸婚书落定,才发现枕边人不如想象,许多日常的分歧和沉默,早在恋爱时就埋下了种子,只是当时被热情掩盖,没有去看。修行的人常说,山未登时,想象山顶风光;登上山,才知一路风雨同在。婚姻也是这样,它不是两个人躲进甜蜜的堡垒,而是一起挑起生活的担子,面对柴...
钱如流水,心若无岸,便淹没了人。很多人怕在亲子间谈钱,怕谈出尴尬,怕谈出距离,于是把“钱”放在心里,把“感情”放在嘴上。可不谈,钱就成了无声的风,吹乱了家的温度,也吹歪了孩子看世界的眼睛。钱从来不只是铜臭与数字,它更像一面镜子,映出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与价值感,也映出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与限度。有的父母,从小就紧紧攥着钱,好像一松手,家就会散。衣服买大几号,鞋子穿到...
钱有时是冰凉的数字,有时却是温暖的手心。很多人以为,亲子之间谈钱,是伤感情的事,是不近人情的计算。可多年以后你才会发现,不谈钱的家庭,往往藏着更深的隔阂和更长久的误解。钱,不只是买卖的媒介,它也承载着价值感、安全感、配得感,甚至是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父母怎么看钱,就会悄悄塑造孩子怎么看自己。有的孩子从小被告诫要省,要忍,要过得比实际条件更差一点,理由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