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带队的人,是天生挑出来的,不是课堂教出来的。很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就能源源不断地造出领袖来。可现实往往相反——领袖不是被雕刻成型的工艺品,而是先有骨相,再用历练打磨的玉石。培训能提升能力,却无法平添骨子里的胆识与格局。就像种子,你可以精心浇水、施肥,但如果种子本身没有发芽的基因,再好的土壤也长不出参天大树。我曾认识一位退伍军人,他在部队...
能定假设的人,就能定事情的方向。世上有两种权力,一种是手里握着的执行权,可以决定某件事怎么做;另一种是隐藏在台前幕后、看似轻描淡写的假设权——它决定了问题从哪儿起,往哪儿走,甚至在问题还没出现之前,就已经暗暗设定了结果。假设权是一种看不见的权力,因为它不是直接命令,却能像水流的源头,悄悄决定河水的方向。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自己在自由选择,其实不过是在预设的路径...
说话的人要有分量,听话的人要有分寸。生活中,说话容易,负责任地说话难;听话容易,带着警醒去听更难。言语之力,轻可暖心,重可伤骨。一个人出口的话,若不经思量,可能像风筝断线,飘得远,却不知会落在哪片屋顶;而听者若无分辨,便容易将一时的声响,当作亘古不变的真理,或误入歧途,或生出怨怼。修行之道中,这句话“言者负责,闻者足戒”,其实是对言与听的双向提醒:说者需对出...
干好手里的活,就是最大的英雄事。很多人说起英雄,想到的是战场冲锋、救人于危难的壮举,想到的是高光时刻和传颂千古的故事。但在生活的长河里,真正支撑一座城、一家公司、一个时代向前的,并不只是少数的冲锋者,而是无数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守着一份责任。英雄的定义,不必全是轰轰烈烈,它也可以是日复一日、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我曾见过一位普通的车间工人,工作是给精密零...
没收成的时候,就别想着分果子。在田野里,农人最清楚这个道理。播种、施肥、除草、浇水,都是为了秋天能有满仓的粮食。如果一季的庄稼因天灾或疏忽颗粒无收,再去分粮,只能分空袋子。人心或许会不舍,嘴上也会有怨,但空袋子填不饱肚子,反而会让来年的种子都搭进去。经营企业、管理团队,乃至修行人生,都是一样的逻辑——没有挣到粮食,就要敢于不发奖金,不是苛刻,而是为了活下去。...
想走千里路,先得把脚下这一步走稳。人常会沉醉在宏大的愿景中,觉得只有远大的战略目标才配得上付出全部的心力。可实际上,真正的战略不是悬在天上的图景,而是一步步踩实的路。短期目标,看似只是眼前的一个台阶,却是你登上高楼的每一级踏板。忽略了它,长远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重视了它,长远目标才有落地的土壤。我曾遇到一个年轻的登山者,初次挑战一座高峰。他背着沉重的装备,一...
想要立功,就得敢在最危险的时候向前冲。战争是赤裸的,也是直接的。枪声一响,没有人能退到安全角落里看热闹。你上了场,就要面对结局的两面——活下来,你就有机会带队打下一场胜仗;倒下了,你的名字和精神也会留在后来人的故事里。这样的局面没有中间地带,逼得人必须拿出全部的胆气与力量。生活与修行也常常如此,有些关口,不冲过去,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我曾在偏远山村见过...
想成大树,就得先在风口浪尖上长根。人常希望自己的人生能一帆风顺,走在平坦的大路上,阳光恰好,微风不燥。但真正的成长,往往是在石缝里、荒坡上、寒风中完成的。那里土薄风大,水源稀缺,没有舒适的温床,却逼得根须往更深处扎,枝干更结实,叶片更抗风雨。人生的“艰苦区域岗位”“艰苦工作岗位”,正是这样的环境。它们看似边远、艰难、不起眼,却是淬炼人的地方,是未来真正脱颖而...
光省钱省不出未来,未来是干出来的。我见过一些人,总以为日子过得好,全靠紧一紧裤腰带,省下一笔是一笔。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守着眼前的一点资源,像捧着一碗怕洒的水,走得战战兢兢。这样的日子看似稳妥,却像水缸里不添水的存量,用得再慢,总有见底的一天。一个人如此,一家公司也是如此。省,只能延长一点点时间,靠的是守;而未来,要靠的是闯,是投入,是用脚和心去拓出新的路。我...
不必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先守住自己的一片天地。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声音,有赞扬,有指责,有建议,也有无端的喧嚣。像春风里飘来的花粉,轻轻沾在你身上,也有沙尘在风里扑面而来,让你睁不开眼。很多人习惯随风摇摆,听到一句好话就心花怒放,听到一句坏话就立刻沮丧,仿佛自己的心被放在大街上,谁都能来摆弄几下。但真正走得远的人,早早学会立起一道“围墙”。那不是为了隔绝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