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畜卦我再理解理解。小畜卦卦主是六四。它前后相应。且整卦是刚健、柔顺之象。这挺好。浮现在脑海的就是干大事的象。风行天上,只有乌云密布的季节、天气才会如此。这种将雨未雨的样子,确实可以看到一个人将行未行、将做未做、大事将来未来的象,一切的将x未x都可以用此来表示。而这种形势当下,最好的就是按兵不动,好好内修、好好准备,懿文德,修养自己美好的内外,等大势来到...
问: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传: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传: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什么是亨呢?通的意思。什么是通呢?一切合于道,自然通达,顺天而为,无所不通,他是一种万物调和之态,万物没有阻碍之态,万物和谐之态,万物皆备之态。小畜,小小的储蓄、储备?密云不雨,就是...
问:我觉得比卦浓缩了一个人从初出茅庐,寻取依附他人、组织到成为被依附的对象,以至于到权势日退之后的整个过程。初期带着足够的诚心,这包括你自己本事的准备去依附他人,否则别人凭什么被你依附呢?本质上来说,一个系统的运作,每个人在其中都应该起一份必不可少的作用的,如果你不是系统所需要的,从本事上来说,材质上来说,系统就不会接纳你,另外你如果不是真心依附,是想来投机...
上六,是比卦最后一爻,也是在整个“比”之关系、亲附之势发展到极致后,出现的结构性临界点。这一爻辞极为简短,却异常沉重:“比之无首,凶。”《象传》进一步解说道:“比之无首,无所终也。”全卦之中,比始于初六之“有孚”,发展至六二之“比之自内”,六四之“外比于贤”,终于九五之“显比”达巅,万民归心。但到了上六,却忽然跌入“无首”“凶”“无终”的境地,这种结构性的断...
九五,是比卦的卦主,是全卦唯一的阳爻,居于上卦中央的尊位,阳爻居阳位,且“得中”,堪称《易经》卦位之最贵者。在这样一个结构中,这一爻的德、位、势、应,皆全。而其爻辞却并非高高在上的盛世夸赞,而是满含节制与警觉,写道:“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这句爻辞初看好似杂乱无章,言说之间似有警有赞、似贬似褒,真正要从结构、德性与系统视角层层剥解,方能触及...
在比卦六爻中,六四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枢纽位置。它身处外卦之始,既承接内卦的“比”之动,又引入对上之“比”之归。就结构而言,它是一个典型的承上启下之位;就德性而言,它是阴爻居阴位,柔而不刚;就位格而言,它不中不正,自身之德并不完美,却能得吉。这“贞吉”从何而来?答案就藏在两个字里:“外比”。爻辞简明:“外比之,贞吉。”《象传》解释道:“外比于贤,以从上也。”从卦...
在比卦中,六三是一道极具张力的爻,它没有六二的中正得位,也不像初六那般一心一意、谦逊柔顺,而是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破位”。正是在这样尴尬之地,它所承载的“比之匪人”之象,便不只是一次失败的依附,更是一次对“错投”的警醒。爻辞写得极简,只有四字:“比之匪人。”而《象传》对此的评论是:“比之匪人,不亦伤乎!”这句“不亦伤乎”在全《易经》中都极为罕见,显出一种极深...
问: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传: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阴爻处阴位,中正之位。不是一个进取的位置,不过对于比卦来说,要顺,挺好的,阴爻的特性就是顺承,而且还得中正,他内心中正,位置中正,整个势上也中正,挺好,一个很好的顺承之才。比之自内,我觉得这个内一个是内卦,也就是他内心里就是这么中正的,就一心想着比上爻九五,他就压根没有自己去争个啥的想法,这挺好,整个比卦...
在比卦的初六,我们看到一个处于最下位、资历浅、位置又不正的阴爻,却承担起了全卦的开端之势。《易经》的语言往往惜字如金,但在初六的爻辞中却用了两次“有孚”,可见此爻的关键与厚重——一切从“诚”开始,也最终回到“诚”。“有孚,比之,无咎。”这是一个人出场的状态。当一个人愿意去比——也就是主动去依附、亲近、参与,这种行为本身并不决定吉凶,决定吉凶的,是他的动机,是...
问: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彖传: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象传: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整个比卦,是上险下顺。是不是高位者有险呢?底下人顺呢?或者前面顺、后面险呢?内卦顺,外卦险。总体的判词为吉,就是总体来说整个卦的卦象是吉的。最初的卜筮,原始的卜筮,...